心力衰竭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患上心力衰竭,年輕人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患上這種疾病的,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F(xiàn)在我國也存在不少心力衰竭的年輕患者。目前,醫(yī)學上用中醫(yī)治療心力衰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那么中醫(yī)是怎么治療心力衰竭的呢?接下來讓我們對中醫(yī)治療心力衰竭癥狀進行介紹。
1.支飲:亦有心悸、氣促等癥狀,但具有心包積液癥狀和體征,如奇脈,脈壓小,心音遙遠等,X線及B超可明確診斷。
2.心痹:心衰常為心痹等病的發(fā)展,當出現(xiàn)氣喘不能平臥,下肢水腫,心界明顯擴大等時,應有心衰的診斷。
3.哮病:無心臟病史,以發(fā)作性喉間哮鳴有聲為特征。哮病日久可形成肺心病而出現(xiàn)心衰。
4.肺脹:有久咳、哮病等病史,有桶狀胸、肺部叩診呈過清音等體征,X線胸透示透亮度增加。
5.腎水等:尿常規(guī)見蛋白、管型等。
中醫(yī)對心力衰竭的治療可分為以下幾類:
1,心陽氣虛證:心悸,氣短,胸悶,.神疲乏力,頭暈,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補陽益氣,保元湯加白術、茯苓、遠志等。
2。心腎陽虛證:心悸,面色晄白,肢冷,口唇青紫,或見腰膝酸軟,舌質嫩,苔薄白,脈弱而數(shù)。溫補心腎。參附湯合金匱腎氣丸加減。
3.陽虛水泛證:心悸氣喘,胸悶不適,小便短少,下肢水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弦。溫陽利水。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
4.心氣陰兩虛證:心悸,氣短,下肢水腫,心煩失眠,舌質偏紅或紫黯少津,脈細數(shù)或促。益氣滋陰。炙甘草湯加減。
5.陰陽兩虛證:胸悶心悸,難以平臥,下肢水腫,畏寒肢冷,心煩熱,喜冷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溫陽滋陰。濟生腎氣丸合生脈散加減。
以上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醫(yī)治療心力衰竭的一些具體事項,相信看完了上述的文章之后會對廣大心力衰竭患者有所幫助。我們都知道中醫(yī)治療比西醫(yī)治療的好處就是沒有副作用,因此為了減少西醫(yī)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患者們不妨嘗試用中醫(yī)來治療心力衰竭。在這里也希望廣大患者朋友都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