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背部穴位有哪些?
“人”是最高級的物種,從猿猴進化成如今的樣子,少了尾巴,而且可以站立行走,有了思想情感,真的是很神奇。身體同樣也是有各種器官組成,有的時候身體疲勞或者哪里不舒服,有的人喜歡經(jīng)常去按摩,因為每一個不同的穴位都是有不同的影響的。那么我們的背部有多少穴位呢?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guān)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風門穴、肝俞穴、腎俞穴、厥陰俞穴、 小腸俞穴。
補:靈臺穴、筋縮穴、中樞穴、懸樞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風穴、臑俞穴、肩貞穴、大杼穴、督俞穴、氣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長強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guān)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胞肓穴、秩邊穴、中膂俞穴、白環(huán)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脈、手太陽小腸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等人體經(jīng)絡(luò)上。
經(jīng)典學位:
1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癥。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fā)熱并向小腹放散。
2風門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常用于傷風咳嗽、發(fā)熱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等病癥的治療與保健。
3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nèi)緣,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氣短、健忘、遺精、陽痿、盜汗及諸虛百損的治療。
4至陽穴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痛的感覺,用力不可過大,時間可稍長一些。
所以我們的身體也是充滿很多奧秘的,慢慢探索它,就會發(fā)現(xiàn)它很神奇。所以平時要好好的對自己的身體,偶爾按按自己的穴位,促進血液流通,不要因為學業(yè)因為工作,忘記照顧自己,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更加完美的做你想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