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心肌缺血可以治好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心肌缺血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而且發(fā)病一般都比較突然,因此患者一定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盡快使自己的心肌供血供氧等功能恢復正常。那么采用什么樣的療法才能夠治愈呢?接下來小編就主要是想介紹臨床方面常用的中醫(yī)療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心血瘀阻型:癥見心胸憋悶疼痛、肢麻、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脈澀或結代。治法:行氣活血、化瘀通脈。方用血府逐瘀湯合丹參飲加減。當歸、川芎、赤芍、桃紅、紅花各12克,丹參30克,檀香、砂仁、枳殼、柴胡、郁金、元胡各10克。心痛劇甚者加乳香、沒藥各12克;偏熱盛苔黃者加黃芩、苦參各10克。
2、痰濁壅盛型:癥見胸悶氣短、痰多、惡心、苔白膩、脈弦滑。治法:通陽宣痹、化痰降濁。方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全瓜蔞20克、薤白、清半夏各12克,薏苡仁15克,陳皮、枳殼、茯苓各10克,砂仁、生姜各6克。痰瘀互結癥候者加丹參20克,川芎、紅花各10克;熱痰偏盛者加石菖蒲、黃連各10克。
3、心陰兩虛型:癥見胸悶、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舌質(zhì)淡紅、脈細無力。治法:益氣養(yǎng)陰通脈。方用生脈散合炙甘草湯加減:黨參、麥冬、生地、五味子、炙甘草各30克,黃芪30克,阿膠(烊化)、炒棗仁各10克,丹參、當歸各20克。氣虛乏力明顯者加人參10克;肝腎陰虛者加女貞子、何首烏各15克,山萸肉10克。
到這里小編就將心肌缺血的中醫(yī)療法講述完畢了,在此建議各位患者一定要及時去做心電圖等方面的檢查,在確定疾病類型之后再進行相應的治療,以便能夠達到針對性的效果。另外,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多加休息,以促進癥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