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的危害有哪些了
近年來,尿蛋白越來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是因為有尿蛋白的患者日益增加,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個尿蛋白多加重視。那么尿蛋白到底是什么?尿蛋白的危害有哪些呢?我們必須要好好了解一下尿蛋白的相關內容。只有了解并知道了尿蛋白的危害有哪些,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預防,更加小心。
一、尿蛋白定義
血液中常會有定量的對人類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會在腎臟的絲球體中過濾進入尿液中,但又會在腎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腎臟的機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現的蛋白量只有一點點,但是當腎臟與尿管出現障礙時就會漏出多量的蛋白變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圍內定性為陰性,記為(-)。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尿常規(guī)定性可出現陽性。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后混濁而檢出的蛋白質。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的范圍為≦0.15g,常規(guī)化驗檢測為陰性。如檢測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陽性時,說明人體排出的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屬于異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續(xù)陽性,往往代表腎臟發(fā)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因此,出現異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惡化進展。
二、病因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fā)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fā)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癥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淀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fā)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于食高蛋白飲食后,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xù)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并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發(fā)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后也會自動消失。
[瘀血腎] 心臟衰竭等腎靜脈瘀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臟疾病。
[腎炎] 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病綜合征群] 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癥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癥、淀粉樣變性?。ˋJnyloidosis)、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癥] 隨著本態(tài)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癥,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fā)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腎小球性
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于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見于多種原發(fā)或繼發(fā)性腎小球腎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
腎小管性
在正常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質,幾乎全被腎小管重吸收。當腎小管疾病時,蛋白質重吸收受障礙,小分子蛋白質就會從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質濃度很低,故此類病人尿蛋白總量一般不超過2g,有時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溢出性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濃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若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限,就可以排出,見于骨髓瘤、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分泌性
尿中IgA排泄增多,見于腎小管間質性腎??;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癥及藥物刺激時,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組織性
組織遭受破壞后可以釋放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質,若分子量小,腎小球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小管吸收閾限,就則可自尿中排出。該項蛋白液可以直接從腎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腎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測定蛋白質的大小及性質對臨床很有意義。SDS據丙酰胺凝膠電泳的應用更有實際價值。
三、危害
許多慢性腎炎患者認為尿檢不正常,有蛋白尿,身體也沒有覺得不舒服。有尿蛋白,既不疼也不癢,好像根本不用治療一樣。正常人的尿中一般不會有蛋白,因為在腎臟中有對血液中的蛋白過濾膜,蛋白質是無法通過這層膜的,此膜能通過的只能是小分子物質,如水、無機鹽、尿素、尿酸,而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膽固醇、維生素是無法通過這層膜,再一個葡萄糖也是可以通過這層膜,但在腎臟中有吸收葡萄糖的細胞并送回血液中,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會有蛋白質、葡萄糖等人體必須的大分子物質。其實尿蛋白不是這么簡單的。慢性腎炎尿蛋白的發(fā)生不僅僅是營養(yǎng)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加重病變腎小球的損傷。另外,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會濾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長期的尿蛋白會使腎小管長期超負荷運轉,這樣就會對腎小管造成損害,研究已經證實,尿蛋白的發(fā)生是造成尿毒癥的第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蝕腎臟,加速病情向尿毒癥發(fā)展。
如果出現尿蛋白,那是非常危險的,說明腎有問題了,腎是人體排泄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整個人體,甚至致命。尿蛋白出現,會出現蛋白質損失,人體的結構部分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說明蛋白質是人體構的重要物質,而且人體內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它還是人體基因復制的重要物質,就是人不能沒有蛋白質。如果損失蛋白質的話,人體的機構就無法正常運行,致使的生理機能減緩甚至停滯,直到死亡。
想必大家看了關于尿蛋白的危害的相關知識,都知道了尿蛋白的可怕之處了吧。一旦出現尿蛋白那就說明腎有問題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到醫(yī)院去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尿蛋白會毒蝕腎臟,這樣的結果就是會加速病情忘尿毒癥方向發(fā)展,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了解尿蛋白的危害有哪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