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yǎng)生 4種不花錢養(yǎng)生法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的保養(yǎng)。有時候保健品并不能達到養(yǎng)生的作用,花了錢又沒有效果,實在讓人惱火。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4種不花錢的養(yǎng)生方法,希望大家能喜歡。
吹口哨
該健身法老少咸宜,可以鍛煉腹式呼吸,提高肺活量,有助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并能鍛煉臉部肌肉,有美容效果。具體做法是:深吸一口氣,然后撅起嘴巴,模仿吹口哨的姿勢,慢慢將氣吐盡。
活動舌頭
習慣用嘴巴呼吸的人,容易打鼾、呼吸暫停,鍛煉舌頭的肌肉可以改善上述癥狀。鍛煉方法如下:舌頭向上翹,貼住上顎,然后上下拍打上顎,直到舌頭感覺發(fā)酸為止。
踮腳走路
墊著腳有兩個保健效果,一是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二是強壯跟腱。中醫(yī)還認為,踮腳走路能牽拉鍛煉腎經,有強腎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要量力而行,以防過猶不及,反傷跟腱。建議老年人最開始練習踮腳走路時,每走10~20步就恢復正常走法,兩種走法交替進行,每次踮腳最多走30步。
用腳趾猜拳
用腳趾來模仿手指做出石頭、剪刀、布的姿勢,這樣能充分活動腳趾,有利于刺激大腦,調節(jié)自律神經;同時,還能通過腳趾、腳腕的活動來放松腳部肌肉,消除腳部疲勞,有增強腳趾力量以及腳部靈活性的效果。
春季養(yǎng)生小常識
1、春季應少吃酸味食物適當吃甜味食物
中醫(yī)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腎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大大傷害脾胃之氣。鑒于此,春季六節(jié)氣在飲食上的另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少吃點酸味食物,以防肝氣過于偏亢;同時多食甜味食物,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如大棗、山藥等。
2、春季宜清淡多樣
油膩食品易使人產生飽脹感,妨礙多種營養(yǎng)的攝入,飯后使人出現疲勞、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它是“春困”的誘因之一。春季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膩食品,如肥豬肉、油炸食品等。春季膳食要提倡多樣化,避免專一單調,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如主食粗細、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葷與素、湯與菜的搭配等,只有這樣才能從多種食物中獲得較完備的營養(yǎng),使人精力充沛。
3、春季宜多食新鮮蔬菜
人們經過寒冷的冬季之后,普遍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冬季常見人們患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癥和某些皮膚病,這是吃新鮮蔬菜較少造成的。因此,在春季六節(jié)氣一定要多吃各種新鮮蔬菜,以彌補冬天吃菜少造成的營養(yǎng)不足。
4、春季宜補充津液
春季多風,風邪襲人易使腠理疏松,迫使津液外泄,造成口干、舌燥、皮膚粗糙、干咳、咽痛等癥。因此,在飲食上宜多吃些能補充人體津液的食物。常見的有柑橘、蜂蜜、甘蔗等,其補充標準以不感口渴為度,不宜過量。因為不少生津食品是酸味的,吃多了易使肝氣過亢。
5、春季宜清解里熱
所謂里熱,即指體內有郁熱或者痰熱。熱郁于內,春季,機體被外來風氣鼓動,就會向外發(fā)散,輕則導致頭昏、身體煩悶、咳嗽、痰多、四肢重滯;重則形成溫病,甚至侵害內臟。
體內郁熱的形成是由于在漫長的冬季,人們?yōu)榱硕惚車篮那忠u,往往穿起厚厚的棉衣擁坐在旺旺的爐火旁邊;喜歡吃熱氣騰騰的飯菜,熱粥、熱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經常喝點酒。這些在冬季看來是必要的,但使人體內積蓄了較多的郁熱。
結語:上文講述的四種不花錢養(yǎng)生法大家記住了嗎?光記住還不行,也要做到哦。如果你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并且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一定比吃多少保健品都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