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yǎng)生 洗澡助你趕跑身體的五種不適癥
目錄:
第一章:洗澡可趕走五種身體不適
第二章:血壓過低洗澡會有猝死危險
第三章:教你3個動作 洗澡能治病
洗個澡不但能夠洗去滿身的灰塵趕走疲勞,還能夠洗去疾病。但是洗澡也有很多學問的哦!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講有關于洗澡的問題。
洗澡可趕走五種身體不適
在冬天,洗個熱水澡驅(qū)除寒冷,可謂是件愜意的事。實際上,洗澡并不只是清潔身體的小事,也算得上一種運動,暗藏著許多養(yǎng)生祛病的小技巧。如果洗澡時有針對性地多花點心思,就能達到防病養(yǎng)生的功效。
飯前30分鐘沖洗肚子增強食欲
黑龍江省中醫(yī)藥大學教授蘇云明表示,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可有意識地在飯前30分鐘洗澡,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后,再用溫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復5次;如果有浴缸,可以先在熱水中泡一會,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后從口吐氣,再用稍溫的水沖沖腹部,這種交替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胃酸過多、胃潰瘍者,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分泌。
沖洗疼痛部位可逐漸打通血淤
對于風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損傷、局部僵硬疼痛等問題,也可用洗澡療法。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養(yǎng)生室教授張湖德表示,淋浴時以40℃的熱水在疼痛部位噴上10分鐘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如頭、肩和腰等部位,可以邊沖邊做舒展運動、前后左右轉(zhuǎn)動,可逐漸打通血淤,促進血液循環(huán)。因提重物或受撞擊而閃了腰的人,傷后不宜馬上洗澡,否則會加劇疼痛。應于疼痛緩解后,在40度的熱水中泡10~20分鐘,有助于消炎止痛。
洗澡時大口呼吸 緩解便秘
每到季節(jié)變換、勞累時,不少人都容易出現(xiàn)功能性便秘的癥狀。張湖德表示,除了日常的生活調(diào)理外,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點淋浴腹部,可增進氣血流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有緩解便秘和防治痔瘡的效果。對于神經(jīng)性便秘的患者,可沿著腸部用40度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度的溫水沖10秒鐘,反復5次左右。
熱水里加生姜 祛除寒氣
許多女性及體寒的人在冬季經(jīng)常會全身發(fā)冷,手腳容易冰冷、麻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養(yǎng)生教授楊力表示,這類人群在淋浴時,可先用40℃的熱水沖浴肩部和膝蓋以下,邊洗邊做肩部上下運動和腳部踏步運動,等充分暖身后,再用冷水沖10秒鐘。反復5遍,冷水和熱水交替沖淋,血管一冷一熱不斷伸縮,以達到暢通血管的目的。
搓搓臉洗掉疲勞
由于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神經(jīng),偶爾搓一搓臉,人馬上就神清氣爽起來。蘇云明表示,在洗澡時搓搓臉,熱水能更好地刺激面部神經(jīng),在摩擦和水溫雙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熱擴張變粗,血液循環(huán)加快,舒展表情肌,可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面部的緊實紅潤,長期堅持可防止面神經(jīng)炎、視力減退。
按摩腳 緩解疲勞、浮腫
腳步沉重、浮腫多是因人體內(nèi)“氣”不暢,導致血液循環(huán)受阻造成的。而腳上神經(jīng)密集,洗澡時重點刺激各部位反射區(qū),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正常運作??梢韵扔?0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沖浴,然后針對性地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后,再用低溫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同時,腳部邊沖邊活動,重復數(shù)次后以達到刺激穴位、通暢氣血的作用。
血壓過低洗澡會有猝死危險
洗澡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在勞動后不宜立刻洗澡;發(fā)燒時不宜洗澡;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酒后不宜洗澡;飽餐后和饑餓時不宜洗澡,否則會有猝死的危險。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但是洗澡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其中有五種情況是不適宜洗澡的,否則會有猝死的危險,其中血壓過低就是其中之一。
1、勞動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腦力勞動后還是體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fā)生暈厥。
2、發(fā)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fā)生意外。
3、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發(fā)生虛脫。
4、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fā)生頭暈、眼花、渾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fā)生低血糖昏迷。
5、飽餐后和饑餓時不宜洗澡
飽餐后洗澡,渾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饑餓時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教你3個動作 洗澡能治病
洗澡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洗澡不僅清潔身體,還能緩解身體疲勞,更重要的是,洗澡能幫你治疾??!不妨試試以下洗澡治病的方法吧!
1、巧揉肚子 治便秘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并防治痔瘡。而神經(jīng)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反復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因此,淋浴雖然節(jié)約時間,但只會對皮膚表面產(chǎn)生刺激,內(nèi)臟并不能獲得熱量。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里泡個澡。
2、合適水溫多搓臉 解疲勞
多數(shù)人有這種感覺,在疲勞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起來。
因為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jīng),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jīng),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搓臉3到5下,每次不少于3分鐘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因為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37℃,體內(nèi)溫度是40℃,40℃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3、勤吸氣 助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后,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復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后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而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結(jié)語: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頻繁洗澡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讓皮膚變的干燥,很有可能導致皮炎。所以建議大家不太頻繁的洗澡,洗澡時也不要太用力。(作者:王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