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垢是指附著于牙齒冠部﹑頸部及牙縫等處的污垢。牙垢,又稱牙菌斑,是在牙齒表面逐漸沉積的生物薄膜。由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唾液和細菌構(gòu)成,積久可硬化為牙石。那么,牙垢和牙石有什么區(qū)別?祛除牙垢的辦法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牙垢和牙石有什么區(qū)別
2、祛除牙垢的辦法有哪些
3、牙垢對牙齒的危害

牙垢和牙石有什么區(qū)別
1、牙垢
牙垢和牙石是兩個不同概念的名詞。牙垢也叫軟垢。牙垢是由微生物、脫落的上皮細胞、白細胞、唾液中的粘液素、蛋白質(zhì)、脂類及少量食物碎屑所組成。牙垢能在牙齒清潔后數(shù)小時內(nèi)即沉積在牙面上。它附著在牙齒表面,近齦1/3處最多,黃色或灰白色,易被拭去。牙垢中的細菌及其產(chǎn)物對口腔軟組織產(chǎn)生刺激作用。牙垢比較軟,容易通過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2、牙石
牙石是由菌斑礦化后形成,牙石表面仍存一層尚未礦化的菌斑、脫落的上皮細胞、白細胞、食物碎屑等。牙石呈黃白色,可因飲茶、吸煙使顏色變深。它易存積在不易刷到的牙面上;或以唾液腺開口附近的牙面上沉積最多,此外牙石還易沉積在失去咀嚼功能的牙面上。牙石又分齦上結(jié)石和齦下結(jié)石。牙石刺激牙齦組織產(chǎn)生炎癥,是牙周病的病因之一。牙石比較硬,與牙齒附著很緊,一般刷牙是刷不掉的,應(yīng)到口腔科進行潔治。

祛除牙垢的辦法有哪些
1、餐后刷牙去牙垢
想要牙齒白皙無暇,就要做到在每次吃完飯后刷牙,因為飯后牙齒上都會有殘留物,若是長時間不及時清理,很難清潔,一定要養(yǎng)成飯后刷牙的好習慣。
2、美白牙膏去牙垢
選擇美白的牙膏,因為很多殘留物并不是普通的牙膏可以清理的,美白牙膏含有溫和的二氧化硅,可以溫和的去除牙齒上沾染的污漬。
3、使用牙貼去牙垢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家使用牙貼,牙貼能發(fā)揮美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每次使用完牙貼后的6個小時一定要刷一次牙。
4、雙氧水擦拭去牙垢
牙齒雙氧水可以消毒、清除氧化物,在家可以用毛巾沾取醫(yī)用的雙氧水來擦拭牙齒,要記得在做完成后刷牙漱口,把雙氧水徹底沖洗干凈。
5、小蘇打去牙垢
還有一個小妙招就是,刷牙時在牙膏上加一點小蘇打,堅持用3次后,會感覺牙齒明顯變白,牙銹會自然脫落,這是最健康有效的方法,對牙的傷害較小。
6、紅糖刷牙去牙垢
先取適量紅糖放進口中,含15分鐘左右,使全口牙齒均浸泡在糖液中,再用較硬實的牙刷反復(fù)刷二三分鐘,然后用淡鹽水刷牙一二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xù)1周可除。
7、食醋去牙垢
取食醋口含,在口腔鼓漱但不吐,口含二三分鐘再吐出,再用牙刷刷洗,最后用溫水漱口;蛟谒⒀罆r,在牙膏上滴兩滴食醋刷牙,堅持一段即可清除牙垢。(此方法雖潔牙但卻傷牙)
8、橘皮去牙垢
干凈橘皮研成細末,每天刷牙時摻入牙音少許,不光可使牙齒潔白,滿口清香,由于橘皮還有很強的防腐滅菌的作用,長期堅持能有效固齒。這個方法的要點訣竅就是要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只有長期的堅持下去,你才會感覺到使用橘皮未來做牙音所給你牙齒帶來美白的效果。
9、墨魚骨粉去牙垢
將墨魚骨研成細末用來刷牙,牙齒可由黃變白。這個方法主要是針對牙齒發(fā)酋的患者,因為墨魚骨粉對于牙齒發(fā)酋的祛除效果是前面所提到的兩個方法所補具備的。
10、牙線去牙垢
天天用牙刷并不能全能的清潔牙齒,在牙齒之間等不容易刷到的地方可以使用牙線。而且,牙線應(yīng)該在晚上應(yīng)用,以確保當天所有的食物殘渣都被清除掉。選擇具有美白功能的牙線,雙重功效既能去除食物微粒又能清除牙齒刷不到的牙斑。
11、漱口水去牙垢
漱口水中含有麝香草粉、薄荷醇、水楊酸等成分,能抑制牙菌斑的生成,堅固牙齒琺瑯質(zhì)。而且漱口水可濕潤口腔黏膜,起到人工唾液作用,提高你的消化力!牙科專家建議漱口水的使用頻率為每周2-3次,漱后30分鐘盡量避免進食,這樣才能讓漱口水在口腔內(nèi)充分發(fā)揮作用,使牙變白!

牙垢對牙齒的危害
1、長期沉積的牙垢在結(jié)合了唾液中的礦物質(zhì)等成分后,會鈣化形成硬質(zhì)的牙石。牙石一般緊密附著在牙齒表面,其去除需要由牙醫(yī)等專業(yè)人士進行。
2、牙垢對牙齒的危害隨其沉積時間而增強,所以應(yīng)該定期清除。牙垢的質(zhì)地很軟,可以用牙刷、牙膏來有效清除。一般每天早晚刷牙2次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在牙齒之間等不容易刷到的地方可以使用牙線。洗牙可以進一步保證牙垢的徹底清除。
3、牙垢中的細菌主要是正?谇粌(nèi)存在的鏈球菌、厭氧菌等。牙垢堆積到一定厚度之后,其內(nèi)部緊挨牙齒表面的細菌因為與空氣隔絕開始轉(zhuǎn)入無氧呼吸。無氧呼吸在此處產(chǎn)生的酸不能及時被唾液沖走,因此會腐蝕琺瑯質(zhì)中的礦物成分,并進一步促進齲齒的形成。在牙根處堆積的牙垢 也會刺激牙齦,導(dǎo)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