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對人體有多重要呢?古語道:“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比梭w有四根,足跟就占了其中一個,其他分別是耳根、鼻根、乳根。而且,腳跟是四根的根本。腳底的穴位有很多,人體的各個器官在腳底都有相對應的投射區(q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敏感區(qū)。通過按摩腳底,可以促進神經傳導,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各個器官的功能也能提高,達到健身祛病防病的效果。

而赤腳走路的話,就是相當于給腳部按摩。赤腳走路時,腳底的敏感區(qū)就會受到刺激,起到延緩衰老、預防疾病、強身健體的作用。
雙腳的腳底一共有66個穴位,而這些穴位大都和大腦有著連接的反應點。因此進行赤腳活動的話,可以刺激腳底的神經,然后通過中樞神經,向大腦以及其他器官功能起到調節(jié)作用,從而提高大腦的記憶力和敏感度。因此,保健學家提出了“要想腦袋靈,每天走萬步”。另外,如果腳汗分泌的比較少,再加上潮濕的鞋子容易生長和繁殖細菌,腳部的軟組織可能會發(fā)生炎癥,導致足癬、雞眼等腳病發(fā)生,赤腳走路的話就能夠預防這些疾病。

如何赤腳走路才正確呢?
赤腳走路的時候要選擇天氣暖和的日子,因為“寒從腳下起”,地面太過寒冷的話,赤腳走路不但養(yǎng)不了生,還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1、赤腳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路面的情況,小心被地面一些硬物扎傷了。
2、那么什么季節(jié)適合赤腳走路呢?比如從初夏到秋天的這段時間,或者是中午過后,這個時間段受到了太陽足夠的照耀,地面很溫暖,赤腳走路的話不會因為地面太涼從而給身體造成不適。

3、每天下班后,可以赤腳在家附近的公園或者是小區(qū)的鵝卵石上面走一走,既能消除疲勞,還可以保持愉快心情和家人共度夜晚美好時光。
4、赤腳走路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20分鐘左右最為合適。過量刺激腳底的話,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會抑制身體的活力以及抵抗力。
5、赤腳走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所以如果有出血現(xiàn)象的患者,最好不要赤腳走鵝卵石,或者是會刺激到腳底穴位的路面,避免出血情況加重。

如果時間或者是地點不允許的話,也可以每天晚上按摩腳底,主要是按摩腳掌的前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睡覺之前,盤腿最好后,用雙手進行按摩,感到有酸脹感為宜。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