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這天 你只能吃下這碗東西
又迎來了一年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氣候特點為偏涼,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充分體現(xiàn)出這個節(jié)氣對我們養(yǎng)生的影響。
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以淡補為原則,尤其要注意養(yǎng)胃。
霜降節(jié)氣如何養(yǎng)生
深秋之后,白天變短,會干擾生物鐘調節(jié)機制,使人的情緒發(fā)生變化,加之秋風蕭瑟、落葉滿階、寒蟬哀鳴等景象,容易引起人們的消極情緒、灰色心理,尤其“空巢老人”更易傷感。
中醫(yī)認為:調節(jié)情志,防止“悲秋”是秋季保健的重要內容。
建議:長輩們適量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動比靜好,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舒展筋骨,如登高賞景可使人心曠神怡,太極拳、氣功、散步、廣播操等傳統(tǒng)的保健項目也能達到舒緩心身的效果。
霜降節(jié)氣飲食注意事項
“霜降”之時,已經(jīng)進入深秋。經(jīng)歷了炎熱的夏季,很多人由于頻飲冷飲,常吃冰凍食品,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xiàn)象。特別是體虛者,此時驟用補藥勢必難以消化吸收。
所以,秋季進補之前,脾胃應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階段。此時,飲食養(yǎng)生適合的是“平補”。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此時,以保暖潤燥健脾養(yǎng)胃為主,應該選擇當季果蔬,如梨、蘋果、柿子、白果、栗子、柿子、芥菜等,少吃寒涼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以免損失脾胃,同時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俗話說“春天吃花,秋天吃果”,地瓜、芋頭、山藥、蓮藕、荸薺等,是這個時節(jié)適宜吃的食物。此外,秋季氣候干燥,容易傷肺,可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鴨肉等食物,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
霜降節(jié)氣“食療方”
1、松子仁瘦肉粥
原料:粳米100克,松子仁25克,核桃肉10克,瘦肉80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松子仁、粳米、核桃肉、瘦肉分別淘洗干凈,瘦肉切片狀;把核桃肉、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后調文火,加松子仁滾煮至八分熟,再加瘦肉片熬煮成粥,食用前加適量食鹽即可。
具有滋陰養(yǎng)液,補益氣血,潤燥滑腸之功效;適合病后體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心悸等人群食用。
2、菊花人參茶
原料:菊花(干)5克,西洋參15克。
做法:將西洋參切碎成細段,放入煮茶的玻璃壺中備用;然后加入菊花,用熱水加蓋燜煮1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具有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平肝明目等功效;適合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氣血虧虛,驚悸失眠等人群飲用。
3、柏子仁燉豬心
原料:柏子仁15克,桂圓肉15克,豬心300克,生姜、食鹽適量。
做法:將豬心放凈血液,用清水洗干凈,切成塊狀;姜洗凈,切片,蔥切段備用;沙鍋中放適量清水,煮沸,放入豬心與姜片,再次煮沸,去掉浮沫;柏子仁洗凈,用錘子敲碎;把柏子仁、桂圓肉加入沙鍋中,用文火燉煮1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具有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等功效;適合虛煩失眠,心悸怔忡,腸燥便秘,陰虛等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