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血管瘤有何危害 多數(shù)患者器官突出
肝臟血管瘤有何危害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女性,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那么肝臟血管瘤有何危害呢?如何治療肝臟血管瘤效果最好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肝血管瘤的主要危害有
(1)當腫瘤逐漸增大或壓迫胃腸時,引起上腹部不適,出現(xiàn)腹脹、腹痛、惡心等癥狀,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患者體內(nèi)脾胃等正常器官發(fā)生變形,破壞其功能形態(tài)。
(2)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可引起急性腹腔炎癥,甚至感染,嚴重者也可因失血過多而危及生命。
(3)可轉變惡性血管瘤。如果肝血管瘤不及時治療,任由病情的發(fā)展,很有可能轉變?yōu)閻盒匝芰?。絕大部分好發(fā)生于患者的頭面部皮膚,或是乳房、大腿深部肌肉,其次為腹膜后、軀干及四肢皮膚,這種血管瘤的惡性程度比較高,常在早期即可經(jīng)血循環(huán)轉移至肝、肺、骨,經(jīng)淋巴可轉移至引流區(qū)淋巴結。
(4)肝區(qū)疼痛和心理壓力?;颊咭驗楦螀^(qū)的疼痛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擔心肝血管瘤會發(fā)生癌變。
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法
肝段切除術
隨著外科技術的發(fā)展和肝臟外科手術技巧的提高,肝切除術的死亡率和并發(fā)癥大大減少,應用范圍已經(jīng)擴大到肝臟的良性疾病變異,其中肝血管瘤是最常應用肝切除術的肝臟良性疾病變異。肝血管瘤病人多無肝硬化病史,有較好的肝臟代償功能,能耐受較大范圍的肝切除手術。對于巨大肝血管瘤或多發(fā)血管瘤,通??尚幸?guī)則性肝段、肝葉切除術,甚至半肝切除術,但肝切除量不可超過全肝的70%-75%。肝段切除治療肝血管瘤的主要問題是控制出血,由于血管瘤血供豐富,瘤體本身易出血,從而增加手術難度,甚至有時術中操作不當可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如何控制出血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
肝血管瘤剝除術
肝血管瘤多呈膨脹性生長,可壓迫正常肝組織和膽管、血管形成一層薄的纖維包膜,該界面血管少,可沿該界面進行鈍行分離,剝脫出血管瘤,即為“血管瘤包膜外剝除術”,可達到出血少、徹底切除病灶的目的。1988年Alper等首先報告了這種術式,多個大樣本的臨床研究對肝切除術和血管瘤剝離術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剝離術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和輸血量均明顯少于肝切除術;對肝臟損傷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肝組織,患者術后肝功能恢復快;減少對重要肝內(nèi)血管和膽管的損傷,減少出血,膽瘺發(fā)生率降低。
目前為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所推崇,已成為治療肝血管瘤的主要術式。規(guī)則肝切除術僅用于疑有惡變、或者肝臟某葉完全被腫瘤占據(jù)時。但亦有學者認為有的病例術中確認血管瘤與肝實質之間的間隙比較困難,剝除可能會出血較多,特別是靠近肝靜脈主干、肝后下腔靜脈等重要結構的血管瘤,鈍性剝離易撕裂大血管或損傷瘤體,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
專家意見:
(1) 瘤體位于肝左外葉,由于操作較簡便也應選擇肝切除術。另外,多發(fā)性血管瘤局限于某一肝葉時亦行肝切除術,此種情況若逐個摘除腫瘤,損傷大、出血多且費時;
(2)由于右肝切除術技術相對復雜,創(chuàng)傷較大,肝右葉血管瘤剝除術比肝切除術具有優(yōu)勢;
(3) 肝中葉的血管瘤靠近肝門不僅與出入肝的大血管關系密切,還可能侵及左右兩側肝葉,肝切除術對于這樣的腫瘤就更難處理,剝除術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肝門處管道的損傷,還不必切除過多的正常的肝組織并明顯減少術中出血;
(4)體積巨大的血管瘤宜采用肝切除術。因為巨大血管瘤占據(jù)肝左葉或右葉或某個肝段,壓迫肝組織,使病灶所在的肝葉或肝段的正常肝組織所剩無幾,規(guī)則性肝葉或肝段切除不至于損失很多正常肝組織,而且避免了因摘除術可能導致的腫瘤包膜或較大血管撕裂大出血;
(5)術前不能排除原發(fā)性肝癌或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病史懷疑肝轉移者,宜行規(guī)則性肝切除或有一定“安全切緣”的局部切除術;
(6) 分布于不同肝葉或肝段的多發(fā)性血管瘤,可結合運用兩種手術方式。
3腹腔鏡肝切除術
腹腔鏡肝切除技術已日趨成熟,其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恢復快等微創(chuàng)優(yōu)勢十分明顯,其應用率逐年增加。其術后并發(fā)癥與開腹手術相似,且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腔鏡下左外葉和左半肝切除有望成為治療肝血管瘤的標準術式。而右肝后葉、中肝葉和尾狀葉等部位的肝血管瘤,因位置特殊,易發(fā)生大出血,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目前尚存在一定難度。盡管目前腹腔鏡下肝切除治療肝血管瘤的適用范圍有限,然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和突破,腹腔鏡肝切除治療肝血管瘤這種手術方式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肝血管瘤的病因病理
1、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很多專家認為血管瘤的發(fā)生為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認為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肝血管發(fā)育異常,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血管瘤發(fā)育異常致血管海綿狀擴張。所引起的肝血管瘤,肝臟內(nèi)部血管再通后導致的血管擴張的情況,很可能會引起血管瘤。
3、肝臟組織的局部壞死引起的血管擴張,或者肝組織壞死后導致周圍的血管形成空泡狀,很可能會引起血管瘤。
4、肝組織局部壞死后,周圍血管充血,擴張,最后形成空泡。
5、激素刺,在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機制之一。
6、肝臟內(nèi)部區(qū)域性的血循環(huán)減緩后,從而導致血管的海綿狀擴張,使得肝臟內(nèi)部持續(xù)性的靜脈血淤滯,最后可能會引發(fā)血管瘤。大量的毛細血管組織受到感染后發(fā)生變形,使得毛細血管發(fā)生擴張,會引起肝部血管瘤。
7、不良情緒是導致出現(xiàn)肝血管瘤的一個重要原因。經(jīng)調(diào)查證明,如果長期生活在憤怒、緊張、憂郁的情緒之下,會造成情志內(nèi)傷,以至“血氣稽留”、或“津液澀滯”,著而不去,漸結成積(肝血管瘤)。
8、不良的飲食習慣同樣是造成肝血管瘤的主要因素。如果經(jīng)常吸煙、飲酒,食用肥膩厚味的油脂類或辛辣刺激性及生冷的食物,會“致傷脾胃、肝脾失和”造成“氣虛、血瘀、痰結”而加快肝血管瘤生長。
9、主要的發(fā)病因素有
(1) 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后變形,引起毛細血管擴張。
(2) 肝組織局部壞死后,周圍血管充血,擴張,最后形成空泡。
(3) 肝內(nèi)持久性局限性靜脈淤滯,引起靜脈血管膨大,形成海綿狀擴張。
(4) 肝內(nèi)出血、血腫機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擴張。
(5) 先天性血管瘤發(fā)育異常,多數(shù)有家庭遺傳傾向。
肝血管瘤注意事項
(1).肝臟血管瘤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yǎng)之品為宜,多選用維生素和鎂類含量豐富的食物,忌食油膩厚味、辛辣刺激性、發(fā)性的食物,如辣椒、海鮮、燒烤、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等,少食牛、羊、豬、狗肉等發(fā)熱性食物等. 忌鹽腌、煙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別是烤糊焦化的食物,忌霉變、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黃豆、咸魚、腌菜等,忌生、冷食物。
(2).肝臟血管瘤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使通暢,防止便秘,因為經(jīng)常便秘,可加重腹脹、噯氣等癥狀,嚴重便秘時用力排便,有發(fā)生巨大瘤體破裂的危險,另外應避免外力碰撞、忌劇烈體能運動或較強的體力勞動等,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引起瘤體破裂出血。
禁忌
1、絕對禁酒。
2、忌用動物油;植物油的總量也不超過20克。
3、忌食煎炸食品。
4、不吃動物內(nèi)臟(即下水、下貨)、雞皮、肥肉及魚籽、蟹黃。
5、不吃巧克力。
每天飲食注意
1、選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2、每天吃的雞蛋黃不超過2個。
3、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4、每天食用新鮮綠色蔬菜500克。
5、吃水果后要減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個蘋果,就應該減少主食50克。
6、山藥、白薯、芋頭土豆等,要與主食米、面粉調(diào)換吃,總量應限制。
7、每天攝入的鹽量以5--6克為限。
(3).肝臟血管瘤進食不宜過飽,以七八分飽為宜,平時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切忌大怒暴怒,勿有太重心理負擔,暢情志,可以做一些低強度運動,增強自身抵抗力。
總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文章中提及的肝臟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加注意防范,這樣才能降低疾病的發(fā)病概率,從而使得我們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