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健常識 老人散步有講究
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素質(zhì)會下降,老年人能選擇的運動方式就會很少。散步是老年人常用的鍛煉方式,散步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其中蘊含的學(xué)問卻有很多。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有異,所以其選擇的散步方式就會不同,要根據(jù)個人情況,來選擇散步的時間、運動量等,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下。
體弱的老人要柱根拐杖
身體虛弱的老人平衡力較差、重心不穩(wěn),行走時稍不小心可能會摔倒,尤其是在晚上散步時,最好有支撐物保持身體平衡,比如拄根拐杖。這樣,散步時可適當將手臂甩開幅度大些,步伐邁大些,散步速度也最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參與到運動中來,促進新陳代謝。拐杖以250—350克、不銹鋼材質(zhì)的為好,拿在手里有沉穩(wěn)感又不會太重,結(jié)實又不易變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膠,增加其和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應(yīng)因人而異,上緣最好與臍部或是臍上二指處平齊。每天散步時間依當天體力調(diào)整,最多兩次,每次30—45分鐘。骨質(zhì)疏松的老人較容易摔跤,最好也用拐杖。
體胖的老人延長距離
建議體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離,延長散步時間至一個半小時左右,每天保證兩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體內(nèi)多余的熱量,還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改善心臟的功能。散步的節(jié)奏不宜太快,可快慢結(jié)合,開始主要用腳跟著地,在放松狀態(tài)下走4 分鐘,速度保持在每秒鐘走兩步,隨后換成踮腳走,較快地走5 分鐘,如此反復(fù)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會兒。另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熱量。
患冠心病步速要慢
患冠心病的老人應(yīng)多留意心率。散步的合適心率為每分鐘不超過“170-年齡”。如65歲的老人,170減65等于105,則他走路時的心率應(yīng)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別超過125次/分鐘。因此,患冠心病老人散步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心律失常。運動時出點汗,呼吸順暢,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建議結(jié)伴而行,隨身攜帶藥物,以防出現(xiàn)危急情況。
患糖尿病不能餓肚子
餓肚子散步容易導(dǎo)致低血糖,患糖尿病的老人最好在飯后30分鐘或是1小時散步。另外,宜緩不宜急,應(yīng)按照平時的步速散步,一秒鐘一步或是兩秒鐘三步即可,以身體發(fā)熱、微出汗為宜,每次散步15—40分鐘,每天1—2次。
患高血壓不要選早晨
心血管不好或是患高血壓的老人散步時,不要背著手、馱背,最好挺胸抬頭,盡量全腳掌著地,微微收腹,自然擺臂,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心臟正常功能。步伐應(yīng)以中慢速為宜,不要太急,避免血壓升高。另外,一般一天中,早晨老人的血壓最高,傍晚相對穩(wěn)定,因此最好晚飯后散步。
以上呢就是小編介紹的老年人散步要注意的地方,溫馨提示,做兒女的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多抽出時間來陪著自己的父母散散步、聊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