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守住邊界 男人才更愛你
· 守得住邊界,才等得到奇跡 ·
愛情一開始都有對彼此的理想化,這是一種正向的移情,我們會因為對方而覺得自己很好,也會想方設(shè)法對人好。
可是,你在多大程度可以接受對方對你的理想化開始褪色,或者接受對方不再是你理想中的那個完美愛人,這才是愛情最終走向穩(wěn)固的開始。這時會有沖突和矛盾出現(xiàn),而一個人能多大程度忍受焦慮守住邊界,不為別人做過度委屈自己的事情,是跟一個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的完善程度有關(guān)。
沒有挫折,就不會有恰當?shù)倪吔缧纬?,愛情總會蒼白無力毫無生機。戀愛的雙方都會在這樣無邊界感的互動中吃盡苦頭痛苦不已,因為我們并非需要一個無條件包容自己的母親,而是希望有一個讓自己能有節(jié)制地生活、能完成到多重身份轉(zhuǎn)變適應(yīng)、能允許自己形成更好自我認同的愛人。
而大多數(shù)的戀愛中的好人都做了一件錯事,滿足了對方縱容自己的欲望,讓對方變成了一個他自己更討厭的人。就好像一個父母允許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壞習(xí)慣,孩子慢慢成長為一個不被人喜歡的人,父母也開始埋怨他,說他辜負了自己的期待。孩子這時并不會感激父母,只會因為這樣糟糕的自己,厭惡父母不斷地的縱容。
有一個女孩跟我談她的經(jīng)歷,她說:每一次談戀愛的男人都是一個樣子,最初都是以對方劈腿為結(jié)束,最終對方卻仍然會回來找她。她很疑惑:為什么老是遇上這樣不靠譜的人?是不是自己的擇偶標準有問題?
那時,除了情感上的困擾,她也正面臨著生活、工作和人生規(guī)劃上的諸多迷茫。后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分析,她開始對自己的問題有了更多的理解,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今后的職業(yè)選擇帶來了新的機會。
后來,她不再允許其他人隨意評價自己,面對以前戀愛過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騷擾她的兩個男人,她果斷地說:我們在一起吧!結(jié)果,男人很慌張地逃掉了,再也不敢聯(lián)系她。她說:我知道他們不是真想跟我在一起,以前我需要,但現(xiàn)在我不需要了。
從她的行為中看到,她的自我邊界開始建立起來,她不再允許男人隨意對自己曖昧,因為她的內(nèi)心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她有了自己價值感投注的地方,她開始學(xué)會尊重自己,不再允許男人隨意來傷害自己。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心里早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不管是對方如何客套地推辭,我們都能看清楚里面的不愿意,只是我們當時還沒有勇氣去接受這種不愿意。所以,我們不敢花時間去等待,就迫不及待地放開自我邊界,以為證明了自己是個特別好的人,就可以讓自己看到更多的希望,實際上正是這樣才成了對方眼里最不屑一顧的人。
· 沒有邊界感,就沒有愛情 ·
男人和女人往往有著不同的荷爾蒙作用,男人大多是尋求力量和權(quán)利沖突的,而女人大多是溫和接納的。男人更容易在各種規(guī)則和限制中越挫越勇,而女人更容易幻想成為一個全能的拯救者。男人說:我更愿意有一個人可以為我這匹野馬拴上韁繩,女人說:我看到了他的脆弱和痛苦,他需要我,只有我可以幫助他。
于是,大多數(shù)的男人的一生都在尋找一個可以駕馭他的女人,這就是為什么一部分男人寧愿忽略家里的溫柔賢惠,更愿意去征服外面的桀驁不馴。而大多數(shù)的女人一生都在包容同情,心想著我對你這么好,總有一天你會良心發(fā)現(xiàn)浪子回頭。
在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里克蘭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可以原諒對他施行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為他做出的犧牲。
在書中可以看到斯特勒夫和妻子布蘭奇的愛情模式:斯特勒夫?qū)Σ继m奇極盡的好,哪怕布蘭奇要跟落魄畫家在一起了,他也愿意自己出去,把家留給這個霸占老婆的朋友和背叛他的妻子,因為他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妻子受苦。他還送信給妻子:若有什么需要,自己隨時愿意為她提供幫助。而布蘭奇最終為畫家喝葉酸自殺,至死也不愿再見他一面。
就像阿塔講自己經(jīng)歷時形容的一樣:嫁給這樣的丈夫有什么用?他們對待女人的方式太可怕了,他可以對我跟其他人的勾搭視而不見,我對他的失望程度超過了所有的男人。我可以接受一個人對我不好,卻不可以接受一個人無條件地對我好。
心理學(xué)家溫尼科特說過:只有體驗到了被恨才相信被愛?;蛟S當一個人無條件對你好的時候,你會發(fā)問:這真的就是在愛我嗎?還是說你只想自私地滿足自己做個好人,這樣我在你眼里并沒有什么特別,因為你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好。
溫馨提示:愛情也許并不那么的復(fù)雜,有些男人在尋找可以駕馭自己的女人,有些女人就想要屈服于某些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