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是一個需要始終保持清凈、整潔和莊嚴供道士修煉的地方,雖然規(guī)模較小,可市內(nèi)的裝飾和擺設方面卻帶有各自的宗教色彩,那國內(nèi)有哪些較為知名的道觀呢,其中,白云觀收藏珍貴文物、青羊?qū)m是全國重點宮觀,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中國十大著名道觀排行榜吧!
中國十大著名道觀排行榜
1、北京白云觀,2、青羊?qū)m,3、龍虎山嗣漢天師府,4、紫霄宮,5、武漢長春觀,6、嗇色園黃大仙祠,7、芮城縣永樂宮旅游區(qū),8、天津天后宮,9、解州關帝廟旅游景區(qū),10、太清宮。
1、北京白云觀

這處道觀位于北京西城區(qū)西便門外的白云觀街道上,在唐玄宗時期是奉祀老子的圣地,金世宗時期進行擴建,金末時期進行重建,而白云觀內(nèi)還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以“三寶”《正統(tǒng)道藏》、《松雪道德經(jīng)》石刻和《陰符經(jīng)》附刻最初出名。
白云觀現(xiàn)存建筑大部分為清代重建之物,大體規(guī)模與明代時相近,坐北朝南,分中、東、西三路及后院,平面格局和佛寺沒有大的差別,除老律堂用歇山屋頂之外,其余均為硬山屋頂,其裝飾和彩繪使用了一些道教題材,如靈芝、仙鶴、八卦、八仙等。白云觀為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也是北京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好的道觀之一。
2、青羊?qū)m

這是國內(nèi)著名道教宮觀之一,有著川西第一道觀和西南第一叢林美稱的全國重點宮觀,現(xiàn)存建筑大多是在康熙年間陸續(xù)沖減的,由山門、三清殿和唐王殿等建筑共同組成,其中宮內(nèi)的《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也是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之一。
青羊?qū)m主要建筑有山門、三清殿、唐王殿等。宮內(nèi)混元殿高大雄偉,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筑,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青羊?qū)m內(nèi)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3、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這是一處背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氣勢雄偉的道觀,尚存建筑恢弘的古建筑6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而后又經(jīng)過數(shù)十次修建,目前看到的木構(gòu)建筑基本是清乾隆、嘉慶和同治年間所建,這里還被稱為是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物的辦公機構(gòu)。
4、紫霄宮

紫霄宮是在1982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為太元紫霄宮,坐落于武當峰主峰東北部的展旗峰下,周圍山巒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朝時期的永樂皇帝這里被封為紫霄福地,是武當山目前保留較為完整的皇家廟觀建筑群。
5、武漢長春觀

這是一處位于武漢市內(nèi)雙峰山南側(cè)的中國著名道教場所之一,在1983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據(jù)傳道教的祖師老子曾在這里停留,全真教著名的代表人物丘處機還曾在這里修煉和傳教,因丘處機被稱為長春真人,這里因此而得名,后又在明清期間繼續(xù)擴建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1926年北伐戰(zhàn)爭中,北伐軍葉挺獨立團駐扎在長春觀,這里成為前線指揮所。藏經(jīng)閣、來成樓、三皇殿均遭炮彈擊損,后由省主席夏斗寅出資恢復原貌。1931年,侯永德道長又謀得夏斗寅的支持捐資,對道觀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繕,長春觀建筑群格局終于完成。新中國成立后,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對原在黃鶴樓舊址的呂祖閣拆遷,遂由政府拔款,將呂祖閣的神像等遷入長春觀,并對長春觀進行維修。“文化大革命”中,長春觀受到?jīng)_擊,神像被搗毀,宗教活動被迫停止。1982年政府拔款,重修長春觀殿宇,重塑神像,1984年宗教活動得以恢復并對外開放。
該觀建于元代,為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chuàng)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功德。始稱“長春觀”。
6、嗇色園黃大仙祠

這里別名為香港黃大仙祠,而黃大仙祠在中國共有兩處,而這個始建于1945年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在國內(nèi)以及海外都頗具盛名,祠內(nèi)的九龍壁還是仿照北京的九龍壁而建,增添了黃大仙祠的中國傳統(tǒng)特色。
7、芮城縣永樂宮旅游區(qū)

這是一個位于山西省運城芮城縣城龍泉村東側(c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故址在永樂鎮(zhèn)而得名,由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四座規(guī)模宏偉的建筑共同組成,以壁畫聞名天下,建筑內(nèi)的壁畫藝術價值和數(shù)量之高實屬史上罕見。
8、天津天后宮

這是一家原名為天妃宮位于天津古城東門外的中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為祭祀福建十大名人媽祖而建造的道觀之一,由山門、牌坊、前殿和大殿等景點共同組成,每年天后誕辰都會以這里為中心舉辦大型民間酬神廟會的活動,共同造就了天津著名商業(yè)街古文化街的繁榮。
天后宮位于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于元代。由于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fā)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zhuǎn)入內(nèi)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宮(當時叫天妃宮)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員在出;蜾罴Z到達時,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沒錢的也來求財,沒兒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災。這是古人無法克服海洋、江河險難而求助神靈的消極表現(xiàn),也反映了苦難民眾的古樸文化心態(tài)。
9、解州關帝廟旅游景區(qū)

這是一處位于山西運城市解州由正廟和結(jié)義園兩部分共同組成的武廟之祖,有著武廟之冠和關廟之祖美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是目前國內(nèi)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廟。
10、太清宮

太清宮是在1986年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古代杰出思想家和道家創(chuàng)始人、中國歷史上十大鬼才之一的老子誕生地,自明朝的靖康之亂過后,太清宮就屢遭破壞,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所建。
嶗山太清宮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宮分三院,各立山門,東為三官殿,中為三清殿,西為玉皇殿;另建有忠義祠、翰林院、東西配殿等建筑,是山東省和青島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傳播中心。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sykyb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