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擊敗張獻忠 她是唯一記入正史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很多人肯定都沒怎么聽說過,說她能打仗吧,怎么就沒聽過呢!我們也許只聽過穆桂英、花木蘭之類的,秦良玉哪里有這些人名氣大!
的確,秦良玉不如這些人出名,許多報百姓聽都沒聽過,可是她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正史中記載的巾幗英雄。明史為她單獨立傳,這是絕無僅有的。而穆桂英之類,卻是民間傳說、戲曲、評書的主流,迎合了百姓大眾的口味,因此在民間的名氣很大。秦良玉則不是如此,她非常善于打仗,憑自己的戰(zhàn)功最后升至總兵、一品夫人,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lǐng),也正因為她優(yōu)異的表現(xiàn)而進入了正史之中。
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老爹秦葵是明朝貢生出身,因此她自幼便一直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熏陶。儒家那些什么忠臣烈士大義、感身報國之情,她老爹沒事就向子女大講特講。而且,在當時這位秦爸爸很難得可貴的是,他對兒女一視同仁,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讓秦良玉與其兄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讀典籍,學騎射功夫。
好像天生喜歡打打殺殺的女孩子很少見,但秦良玉在這方面卻很有天分,就連她父親看了都感慨道:“可惜你是個女孩子,不然的話,以后肯定能封侯奪冠的?!边@時還是小姑娘的秦良玉卻慷慨激昂地說:“倘使女兒得掌兵柄,應不輸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之女)和冼夫人(隋明嶺南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毙⌒∧昙o能說出這么有志氣的話,真讓一些男人都感到汗顏!
長大后,她嫁給了石砫土司馬千乘為妻。此后,明末天下開始大亂,國內(nèi)四處叛亂起義,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又虎視眈眈。在如此的時代背景下,秦良玉在丈夫戰(zhàn)死后,因其子馬祥麟年幼,就代領(lǐng)夫職,執(zhí)掌兵權(quán),開始為大明征戰(zhàn)天下。
對此,史書就明確記載有:秦良玉善騎射,勇猛之外智謀也很高,善于用兵,而且一向都料敵如神。丈夫死后,繼任土司之職。不久,她就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陽抗擊后金,因功而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并賜“忠義可嘉”匾額。隨后,她更是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榆關(guān))。崇禎年間,皇太極繞過山海關(guān)一線,從蒙古借道,攻入京城周圍。秦良玉因此而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yōu)詔褒美并誥封一品夫人、鎮(zhèn)東將軍。其后,她還先后平定楊應龍、奢崇明等土司叛亂,又多次于夔門等地擊退張獻忠等農(nóng)民軍的進攻。清軍入關(guān)南下,她雖已年老,但仍堅持抗清,一直到最后去世。明朝滅亡后,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能得到政府這種褒獎的女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明朝末年,階級斗爭、民族矛盾極其尖銳。秦良玉生活在這個時代,她忠于自己的國家,守護百姓,憑借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為茍延殘喘的大明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雖然以她一人之力終究改變不了歷史大方向的轉(zhuǎn)動,無法阻止大明的滅亡,但身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將領(lǐng),而且還是一名女性,她已經(jīng)做得足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