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大陸導彈40秒擊落臺灣高空偵察機內(nèi)幕
保國慶導彈營部署北京 “搶殘骸”蘇聯(lián)人如獲至寶
50年前,在首都北京的防空作戰(zhàn)中,解放軍空軍的地空導彈部隊第一次使用薩姆-2型地空導彈,擊毀了美蔣集團的RB-57D高空偵察機,讓國民黨空軍對大陸的高空偵察間斷了兩年多,也開創(chuàng)了世界上用地空導彈實戰(zhàn)擊落敵機的先例。
大陸高空的天窗曾一度敞開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除了參加解放部分沿海島嶼的戰(zhàn)役外,解放軍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主要作戰(zhàn)對象是在美國支持下不斷進入大陸領空偵察、騷擾的國民黨空軍。
對大陸進行空中偵察的主要是國民黨空軍的第六大隊(“虎瞰大隊”)、獨立第三十四中隊(“黑蝙蝠中隊”)和后來的獨立第三十五中隊(“黑貓中隊”)。獨立第三十四中隊的主要任務是對大陸進行低空偵察,它由國民黨空軍情報署和美國中央情報局駐臺機構(gòu)共同成立的“西方公司”來領導。
第六大隊擁有第四、第十二兩個偵察機中隊。從1953年起,第十二中隊的偵察機進犯大陸,它基本白天在中高空騷擾大陸。第四中隊則主要是執(zhí)行高空偵察任務。
到了1959年,由于臺灣國民黨空軍對大陸的中低空入侵不斷遭到沉重打擊,美蔣集團開始使用飛行升限在2萬米以上的偵察機來執(zhí)行任務。初期的代表機型就是RB-57D,它從B-57型轟炸機改造而來,機翼增長了約70%,達到33米,發(fā)動機的推力增加到9噸多,活動半徑在2000公里以上。解放軍空軍當時所有的殲擊機和高射炮都對它無可奈何。結(jié)果,RB-57D多次竄入大陸領空,我殲擊機都因飛行高度差距太大,只能徒勞而返。
備戰(zhàn)10周年國慶
那時,能夠打擊2萬米高空偵察機的武器只有地空導彈。當時,只有美、蘇、英等國先后研制出了地空導彈。
1957年10月,蘇聯(lián)同意向中國出售薩姆-2型地空導彈,首批供應5套發(fā)射系統(tǒng)和36枚導彈。
次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由空軍組建地空導彈部隊。10月,地空導彈第一營在北京清河的空軍高級防空學院宣布成立。由于薩姆-2地空導彈代號為543,地空導彈部隊也就被稱為543部隊。543部隊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國慶10周年慶典提供高空防御。1959年1月至9月,臺灣空軍的RB-57D偵察機竄犯大陸領空20架次,我空軍殲擊機共起飛109批202架次進行攔截,但均無功而返??倕⒅\部和空軍判斷,國慶期間敵機騷擾北京的可能性極大。由于還要防B-52、B-47轟炸,空軍將準備用于仿制的一套薩姆-2也投入國慶防空,抽調(diào)人員臨時組成了地空導彈第五營。五個營呈梅花狀,分別部署在正南的大興縣東棗林村、東南的通縣張家灣機場、西南的豐臺區(qū)槐樹嶺、西北的昌平縣沙河機場、東北的順義縣河南村。當時5個營所有的薩姆導彈只剩下22枚,經(jīng)周總理批準,9月20日又從蘇聯(lián)緊急購入26枚。
蔣介石集團的確早有計劃,要在10月1日慶典當天派遣他們認為大陸無法對付的RB-57D到天安門上空拍攝閱兵照片。但偏偏“天公不作美”,那幾天北京的上空一直有薄云覆蓋,不適于高空拍攝。10月2日和5日,臺灣RB-57D兩次出動均很快返回。10月5日下午6時,國慶特殊戰(zhàn)備解除。
導彈40秒擊中目標
在通縣布防的二營營長岳振華敏銳地感覺到,敵機國慶后來的可能性很大。營黨委于是決定,所有崗位留精兵強手值班,隨時準備作戰(zhàn)。
10月7日,北京天氣轉(zhuǎn)好,岳振華感覺到“老朋友”要來了。上午10時03分,值班人員報告,一架RB-57D由浙江溫嶺進入,經(jīng)南京,沿津浦線向北京飛來。一路上,我殲擊機共起飛10批13架,有3架9次開炮,均未獲戰(zhàn)果。面對一架架戰(zhàn)機跟蹤、攻擊,RB-57D十分傲慢,在毫不改變航線的情況下徑直迫近北京。
敵機距北京700公里時,北京軍區(qū)地空導彈群指揮所命令:“營指揮所進入一等(戰(zhàn)斗準備)?!本嚯x450公里時,群指揮所命令:“各營進入一等戰(zhàn)斗準備。”RB-57D向二營火力區(qū)方向飛來,距離二營陣地135公里時,岳振華下令制導雷達打開天線捕捉目標。距離70公里時,6枚裝上發(fā)射架的導彈立刻跟隨雷達天線轉(zhuǎn)動起來,直指空中的敵機。距離60公里時,岳振華果斷下令:“三點法,導彈三發(fā),28公里消滅目標?!?/p>
正在關鍵當口,上報參謀突然報告:“上級叫等一等。”岳振華聽到這個命令一愣神,懷疑聽錯了。說時遲,那時快,引導技師徐培信大聲報告:“發(fā)射距離到?!卞e過戰(zhàn)機才是犯大錯,岳振華不再猶豫,斷喝一聲:“發(fā)射!”3枚導彈起飛騰空,40秒后,全部命中目標。
事后才明白,二營的上報參謀在向群指揮所報告營長的最后殲敵決心時,群指揮所對二營方向的參謀正在聽本級指揮員的指示,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則,這位參謀讓二營的上報參謀“等一等”,意思是“等一等再上報”,而不是“等一等再打”。結(jié)果,這個誤會差點貽誤了戰(zhàn)機。
導彈二營打出“世界第一”
RB-57D的殘骸墜落在通縣東南。這架偵察機1955年出廠,歸國民黨空軍第五聯(lián)隊六大隊的四中隊所有,先后侵入大陸15次,飛行時間已經(jīng)累積到了836個小時。
駕機的國民黨飛行員王英欽死亡,他的尸體距離飛機殘骸大約400米,但降落傘落地的地方卻在12公里之外,24根傘繩中有22根被割斷,2根與傘衣脫落。最后的結(jié)論是,傘繩是被斷裂的機翼割斷的。機上只有1名飛行員,而不是以前認為的2到3人。聽說中國的導彈部隊打下了先進偵察機,蘇聯(lián)政府派人到北京來查看殘骸,他們親眼見到RB-57D的殘骸時如獲至寶,什么都想要,把飛行帽、供氧設備,甚至飛機機翼蜂窩結(jié)構(gòu)的部件都拿走了。那時中蘇關系比較好,地空導彈又是蘇聯(lián)賣給中國的,彼此是師生關系,看著東西被拿走,空軍的科研人員很心痛,卻又不好說不許他們拿。
取得了世界上首次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實戰(zhàn)勝利后,二營陣地上一時將帥紛至。朱德、聶榮臻、賀龍、徐向前、林彪都到二營實地考察和祝賀。
岳振華還向聽取戰(zhàn)斗匯報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提到了一段插曲:在布防北京前,3個地空導彈營到西北實彈打靶,二營沒有打中目標,檢查發(fā)現(xiàn)蘇聯(lián)軍工廠把方位角掃描馬達的電線接反了。如果當時沒有找到毛病,一旦用在這次實戰(zhàn)中,那么3枚導彈將正好落在國慶十周年十大工程之一———北京火車站附近,那樣一來后果不堪設想。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 1朝鮮戰(zhàn)爭中的蘇聯(lián)空軍 為保密不敢用俄語聯(lián)絡
- 2美國人眼中的朝戰(zhàn) 戰(zhàn)爭擴大的責任在麥克阿瑟
- 3抗戰(zhàn)期間美援增加后 為何國軍戰(zhàn)斗力反而下降?
- 4戰(zhàn)史趣聞 國民黨使用八吋炮被誤以為是原子武器
- 5中國武器的黃金期 兩伊戰(zhàn)爭雙方都用中國武器
- 6劉伯承抗戰(zhàn)治軍方略 日軍軍令是“第二種教材”
- 7朝鮮戰(zhàn)場中國空軍絕活兒 沖出來“打悶棍”
- 8皖南事變袁國平重傷陷重圍 自殺前不忘交黨費
- 9虎牢關之戰(zhàn) 李世民如何一次消滅竇建德 王世充
- 10血染山河!令八國聯(lián)軍敬畏的一代名將聶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