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中國調(diào)解阿富汗令人意外 自負或非壞事
美國《紐約時報》3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外交政策長大成人 公開為阿富汗和談斡旋,標志著中國的外交政策發(fā)生顯著轉(zhuǎn)變。這是北京首次就一項既敏感又重要的地緣政治事務擔當真正的領導角色。中國終于小心翼翼地走入大國角色。
北京曾偶爾承擔艱難外交任務,例如舉辦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調(diào)停南北蘇丹爭端等。但這些舉措其實都是受驅(qū)于其他國家,中國只是充當次要和并不情愿的角色。同時,其幾次“獨立外交嘗試”未免有些象征意味。
然而,中國當前處理阿富汗問題的做法迥異于以往。北京展示出樂意介入阿事務的程度,令許多外國外交官和一些本國專家均感意外。中國不僅正在幕后努力促成和解共識,還向親密盟友巴基斯坦施壓。
除非發(fā)生最例外狀況,中國向來不愿動用對任何盟友或伙伴的影響力。但如今北京正在權衡其此前不愿觸及的對巴敏感政策問題,例如已敦促巴政府展開軍事行動打擊激進組織巢穴,并幫助阿加快政治和解。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變化源自北京感受到的新威脅,穩(wěn)定中國整個西部周邊地區(qū)的局勢已越發(fā)勢在必行。
北京的新外交還受到一個逐漸拓展的概念推動——隨著中國實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何才能最好地確保本國的全球利益。
盡管北京仍在口頭上堅持不干涉政策,但相關變化已清晰明了。早在2013年,中國外長就在聯(lián)大會議上表示,中國將更主動和建設性地參與處理國際和地區(qū)熱點問題,并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chǎn)品。這在軍事領域已顯而易見。另一種重要變化是,北京開始樂于更具戰(zhàn)略性地施展金融力量。
長期滿足于對境外安全事務置身局外的北京,終于意識到無動于衷會造成更大風險。中國日益樂意將其政治關系、軍事資產(chǎn)和經(jīng)濟實力用于戰(zhàn)略目標。在東亞,其領土主張仍是令人擔憂的因素之一。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其利益要求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地方,中國的自負或許是一種良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