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忽視的顏良 真正的實力力壓關羽
顏良是袁紹手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帶兵打戰(zhàn)的,不是二百五。久經(jīng)沙場的大將,看見敵方陣中沖出一人,破開己方的軍陣,直朝自己殺來。管你認不認識,傻子都知道,要先把敵人拿下,至少阻止他。還跟人家問好?
一群把打戰(zhàn)看成街頭打架的NC。還馬快,赤兔馬是馬,不是神六。漢朝一里三百步(150米),宋朝一里415.8米,赤兔馬再快,日行千里,按宋朝415米,平均5米/S,突擊時3倍怎么樣,15米/s,相當于汽車時速50公里。
關羽從大老遠殺來,顏良不是傻子,會估計速度,怎么會措手不及。能看見關的紅臉怎么說也超過100米左右,6秒的時間問句“來將何人”見對方不答再準備防御來不及?還河北名將,在一群小說家和現(xiàn)代NC眼里,估計古人都是傻子。所以只能說明關羽的刀法有獨特之處,加上突擊速度,顏良初次接觸,應付不來,被刺。
關于殺顏良不能說是偷襲,應是突襲。關羽畢竟是從正面沖向顏良,不是從背后。顏良也忒大意,這是在兩軍陣前啊,還問什么?也無視關羽滿臉的殺氣,活該倒霉。二人如交鋒,勝負實在難說。
弄不好關二哥一手舉刀,一邊大喊:隊長,別開槍,是我!顏良一看,哦,劉備的兄弟,沒事,放他進來。結(jié)果剛到面前,還沒問話呢,一刀下來,腦袋沒了。。。
顏良的武力是最受爭議的,通常都會被讀者排到6位之后,如民間傳統(tǒng)的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顏良正常交鋒20合敗徐晃,曹營將領栗然.比較許褚曾50合戰(zhàn)徐晃不分勝負,顏良武力明顯在許褚等曹營諸將之上.而"眾將栗然"足以說明曹營諸將對顏良武力之怯。
曹操請關羽商量時曾說顏良"勇誅二將,連日諸將敗者及極多,勇不可當"."連日敗曹營諸將極多"說明顏良的武力表現(xiàn)不僅僅只是打敗徐晃,而是打敗極多曹營將領。
顏良的武力上限是多少?
首先華雄敗各路諸侯之時,盟軍首領袁紹尚且可以說"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催軍未回,得一人在此,豈放華雄施威哉!汝眾諸侯許多將士,只無一人可追華雄?"
而虎牢關呂布敗各路諸侯之時盟軍首領袁紹也沒有再提及其上將顏良、文丑,則可以理解為在袁紹看來,顏良武力不在呂布之上;其次許褚不敵顏良(參見曹操與程昱之對話),而許褚亦不敵呂布(戰(zhàn)20合后曹操派典韋助戰(zhàn)),如此看來,顏良武力可比呂布;最后以顏良20合敗徐晃比較巔峰呂布約十余合(或許是不十數(shù)合)敗戰(zhàn)局不利的夏侯惇,顏良武力亦可比呂布。
雖然顏良有過很輝煌的戰(zhàn)斗記錄和極其高深的武力,但是只是屬于過渡型的人物,也是成就武圣關羽智勇雙全形象的鋪墊人物,被關羽襲刺身亡是他的宿命!準確的說他是關羽的鋪墊,將顏良和文丑的武力描述得越厲害、越神奇,就越能突出關羽的勇武。
顏良死于關羽之刀下,是關羽武力巔峰的象征。雖然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馬超、趙云、張飛的武力似乎都比關羽高一點,但是相信絕大多數(shù)三國讀者應該是承認關羽成為武圣的。
這說明得到武圣這一近乎神話的榮譽稱號,并不完全靠的是武力,關羽之成為武圣有復雜的原因,除了“絕倫”的武藝外,其智勇雙全、忠心耿耿、義薄云天,幾乎集中了武將的所有優(yōu)勢。
然而,單從武力角度,顏良畢竟還是可以力壓關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