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諸刺王僚的故事 專諸刺殺吳王僚為財還是為義
伍子胥對公子光說:“現(xiàn)在正是用專諸的時候到了,讓專諸去刺殺吳王僚,公子,你有什么合適的兵器沒有?”
公子光說:“有。當(dāng)年越國的鑄劍大師歐治子,造了五把寶劍,越王允常將其中的湛盧、勝邪、魚腸這三把進貢于我國,魚腸劍被先君賞賜給了我,此劍砍鐵如泥,從未試過,這幾日竟連夜發(fā)光,難道是神物餓了,想飽食王僚之血乎?”
就把魚腸劍拿出來,讓伍子胥看了,伍子胥夸獎不已,馬上召專諸前來試劍。
專諸來了。不等公子光開口,就已經(jīng)知道了他的意思。
所以,專諸慨然說道: “王僚可以殺了,他的兩個弟弟被楚國圍困,他的兒子也到了遠方,他現(xiàn)在是孤立無助,要殺了他,他又能拿我們怎地?用我的賤命去換他的命,值,但在這死生之際,我要不要去送死,我現(xiàn)在還不敢自作主張?!?/p>
公子光說:“有什么要求,你盡管開口?!?/p>
專諸說:“我的老母還在,所以我現(xiàn)在還不敢輕易去死,等我回去,稟過了老母之后,才敢從命。”
于是,專諸回到家中,把公子光送給他的一大堆金銀財寶擺在桌子上,然后望著他的老母親,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坐在那里哭。
他的老母親問:“專諸,你為何哭的那么悲傷?難道是公子要用你了嗎?”
一下子就猜中了,專諸哭的更為悲傷。
老母說:“我們?nèi)沂芄拥亩黟B(yǎng),已經(jīng)這么些年了,大德當(dāng)報啊,忠孝豈能兩全?你必須去,不要管我,你能成人家的事,垂名后世,我死了亦不朽??烊グ?!”
專諸還是不去。
老母說:“專諸,我口渴了,想喝山上一條小溪里的泉水,你去為我弄點來?!?/p>
專諸就奉命來到山上,汲了泉水,回到家中,不見了老母,問他妻子,妻子回答說:“剛才說累了,關(guān)著門在里面睡覺,叫不要打擾?!?/p>
專諸驚疑,推看窗戶一看,老母親已經(jīng)自縊身亡了。詩曰:
愿子成名不惜身,肯將孝子換忠臣。
世間盡為貪生誤,不及區(qū)區(qū)老婦人。
專諸痛哭了一場,收拾殯殮,將他的老母安葬于西門之外。
然后,專諸對他的妻子說:“我受公子的大恩太多,之所以不敢為他盡死,是因為老母還在,現(xiàn)在老母已經(jīng)死了,我也只能去為公子效命了。我若死了,你們母子將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不必為我牽掛?!?/p>
說完,就告別了他的妻子、兒子,來見公子光,并把他母親已經(jīng)去世了的事說了一遍。
公子光聽了,十分不過意,好言好語的安慰他了一番。兩個人坐在那里過了良久之后,又提起了如何刺殺吳王僚的事來。
專諸默然,沉思了許久,說:“我不能貿(mào)然跑到他那里去行刺,豈不白白送死?反誤了公子的大計。這樣吧,公子,你請他吃飯,把他請到你家里來,只要他肯來,咱們就有八九成把握了。”
公子說:“行!我這就去請他來吃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事再也不能拖了!”
“可是……,我現(xiàn)在還是不能死啊,我若死了,我的兒子怎么辦呀,唉,他還那么小……”
“你放心,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我封他為吳國的上卿!絕對不會虧待他?!?/p>
《左傳》上說:公子光“以其子為卿?!惫糯拇蠓?大臣)分上、中、下三等,卿,就是大夫里面的上等大夫,吳國的總理副總理級別。已經(jīng)不可能還有比這更高的待遇了。
專諸想想,自此伍子胥介紹他認識了公子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九年了。這九年里,公子光對他們家的恩德已經(jīng)難于計算,怎么還的了啊。
自己一個街頭殺豬的,能有多大出息?若拼了一死,能夠讓自己的兒子當(dāng)上吳國的總理副總理,從此飛黃騰達榮華富貴,那真的是值了!
如此說來,大俠客專諸刺殺吳王僚,好像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義”一樣。
是的。專諸殺王僚,并無“義”字可言,也非什么義舉。義在哪呢?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報公子光的恩德,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他深知公子光“此時也,弗不失也”的焦慮心態(tài),從而為后代謀個大利。
刺客就是刺客,司馬遷說了的,他們不是用正義觀和是非觀來衡量的,更不能以成事了或不成事來衡量,而是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有自己明確的意圖和目的,二是不違背自己的良心,三要名氣大的垂于后世,這才是刺客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