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乾隆皇帝為何不隨父親雍正帝葬在西陵?

        2016-07-26 06:12:3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乾隆皇帝登極后,本想跟隨父親雍正在西陵選擇陵址,以示孝敬,這樣也符合子隨父葬的“昭穆”之制,于是在西陵選好了地方。但他后來考慮后世

        乾隆皇帝登極后,本想跟隨父親雍正在西陵選擇陵址,以示孝敬,這樣也符合子隨父葬的“昭穆”之制,于是在西陵選好了地方。但他后來考慮后世子孫都效法他,眷戀父子之情,都到西陵去安葬、東陵就要香火冷落,只剩孝、景二陵,園寢荒蕪。為了兼顧二陵,他又重在東陵的勝水峪選了萬年吉地。乾隆七年派人相度地勢繪圖,乾隆八年二月初十破土動工營建。

        關于此事,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帝以太上皇身份發(fā)的諭旨說的很清楚:

        “朕紹登大寶,本欲泰陵附近地方相建萬年吉地,因思皇考陵寢在西,朕萬年吉地設義近皇考,萬萬年后,我子孫亦思近依祖父,俱選吉京西,則與東路孝陵、景陵日遠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愛慕。是以朕萬年吉地建在東陵界內之圣水峪,若嗣皇帝及孫曾輩,因朕吉地在東擇建,則又與泰陵疏隔,亦非似續(xù)相繼之義。嗣皇帝萬年吉地自應于西陵界內卜擇,著明該衙門即遵照此旨,在泰陵附近地方敬謹選建。至朕孫纘承統(tǒng)緒時,其吉地又當建在東陵界內。我朝景運龐鴻,慶延瓜瓞,承承繼繼,各依昭穆次序,選分東西,一脈相聯,不致遞推遞遠。且遵化、易州兩處,山川深遽,靈秀所鐘,其中吉地甚多,亦可不必于他處另為選擇,有妨小民田產,實為萬世良法,我子孫惟當恪遵朕旨,溯源篤本,衍慶延禧,億萬斯年,相承勿替。此則我大清無疆之福也。此諭?!?/p>

        這里乾隆提出一個辦法,即“兆葬之制”,說俗了就是“東一個西一個”,孫隨祖父,東西都不會冷落了,也設法避免了以后的子孫像他父親雍正那樣,不管離父親遠不遠,看好一塊“風水寶地”就為自己建陵,如再出現“南陵,”“北陵”情況豈不更糟。所以,他諭令“不必于他處另為選擇”。

        但乾隆以后的各帝雖未選“他處”,可也沒嚴格執(zhí)行“兆葬之制”。嘉慶遵諭葬在西陵,嘉慶之子道光皇帝應葬在東陵,甚至已修好了陵墓,但又說地宮浸水,又移往西陵,這一下整個次序都改變了。實際上哪個皇帝都是以自己的喜惡而定陵址的。像后來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把本該葬在西陵的,同治皇帝硬是葬在東陵,不隨祖而隨父,這是皇室內部矛盾的暴露。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