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國:劉備為何不救呂布?其中有何隱情
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親率大軍征討盤踞徐州的呂布。之前被呂布打得丟盔卸甲的劉備在梁國境內(nèi)與曹操會合并隨之參戰(zhàn)。經(jīng)過幾個月的戰(zhàn)斗,呂布被圍困在下邳,最終在下邳城白門樓被俘。之后,這場戰(zhàn)爭的勝負雙方上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呂布:“綁得太緊了!就不能稍微綁松一點嗎?”
曹操:“綁老虎不緊能行嗎?”
呂布:“明公怎么瘦了這么多?”
曹操:“你以前見過我?”
呂布:“從前在洛陽溫氏園有過一面之緣。”
曹操:“對啊,我都快忘記了。之所以瘦了,是因為恨不得早點見到你啊?!?/p>
呂布:“平素里我很厚待手下,怎么到了關鍵時刻他們都背叛我呢?”
曹操:“就你這德行,讓妻子獨守空房,自己卻偷偷與手下的妻子偷歡,你這就叫厚待手下?”
呂布:“春秋時期齊桓公不計射鉤之仇,任用管仲擔任相國;請您仿效古人,讓我呂布為您效勞,您看怎么樣?”
曹操:“......”
呂布:“玄德呀,如今您是明公的座上客,我是俘虜。看在咱倆以往的交情上,幫我說說情,讓明公稍微松松綁吧?!?/p>
劉備:“......”
曹操:“你這人真逗,有什么話就直接對我說,何必要讓劉使君轉(zhuǎn)告?!?/p>
王必:”呂布是個彪悍的敵人。他那些負隅頑抗的手下就在附近,對他可不能放松警惕啊!“
曹操:“我本來是想給呂布你松綁的??墒峭醣刂骱~不同意,這可讓我怎么辦呢。你就忍忍吧。”
呂布:“明公,您擔憂的也就我呂布,現(xiàn)在我心服口服,天下再也沒人讓您憂慮了。明公您率領步兵,派我統(tǒng)領騎兵,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呢?”
曹操:“你說的似乎還有幾份道理?!?/p>
劉備:“明公,難道您就不記得當年呂布是如何對待丁原和董卓的嗎?”
曹操:“這話更對!來人,將呂布拉出去殺了!”
呂布:“劉備!你這小子最不可信了!”
這便是白門樓的全部故事。我們先來簡單分析一下對話人的心理狀態(tài)。
首先是呂布。一心求饒,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因此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人都要求。
曹操對是殺是留態(tài)度搖擺,這點也基本可以確定。
那么,不想讓呂布活命的人有誰呢?劉備自然算一個。除了劉備還有誰嗎?其實有的。曹操的主薄王必就是一個。這個王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此人實乃曹操的心腹。曾為曹操辦過不少大事,曹操對其非常信任。他的話對曹操很有影響力。從王必的一句話可以發(fā)現(xiàn),此人是不想曹操留下呂布性命的。
最后來說說劉備。從之前的對話中可以發(fā)現(xiàn),曹操并沒有征求劉備的意思。劉備主動提出殺掉呂布,除了舊怨,還有別的可能嗎?
有。
從曹操拿下徐州后對劉備的態(tài)度可以得知,曹操對劉備有著深深戒備。他欣賞劉備的才能,但不相信劉備能為自己所有。因此,他才會做出既不殺劉備又不讓劉備留在徐州的決定,讓他隨自己一起來到許昌監(jiān)視居住。而劉備對曹操也是早有提防,謹言慎行,裝傻充愣,要不然也就不會演了一出“煮酒論英雄”。
既然雙方都有猜忌,這時候劉備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順著曹操的思路來考慮問題。盡管曹操沒有明確表態(tài),但其心腹王必的態(tài)度自然會最終影響曹操的決策。既然如此,劉備何不順水推舟呢?一旦劉備開口救呂布,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會不會對劉備更加懷疑而影響到劉備自身的安危呢?劉備沒把握,但擔心自己一旦開口,將連后悔都來不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劉備才決定主動搶話,建議曹操殺了呂布。一來順了王必的意思,二來也間接向曹操表了忠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曹操并沒有明白劉備的險惡用心,將呂布殺了。而將死的呂布卻看出了劉備的居心,因此才會說出劉備最不可信的臨終之語??磥怼叭酥畬⑺榔溲砸采啤边@句古語放在呂布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