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段譽什么樣?有一點比劉備還厲害
看過《天龍八部》,一定都知道段譽,雖然因為父親的風(fēng)流債,他愛上的總是自己的“妹妹”,但他對王語嫣的癡情,確實感人。
當(dāng)然了,金庸的小說,都是有歷史背景的,很多人物也都是歷史上真實記載的,那么這個段譽是否實有其人呢?
有,段譽的原型人物就是當(dāng)時大理國的第十六位皇帝段正嚴(yán),也叫段和譽,他父親也確實叫段正淳。
大理國雖然地方不大,不過佛教興盛,可能也正式這個原因,很多皇帝晚年都會主動讓位,去做和尚。
段正淳就是這樣的,他做皇帝的時候,因為老婆是高家人,高家當(dāng)時掌權(quán),還有兩人做了皇帝,后來無奈才還政給段氏的,所以段正淳有點怕老婆。
段正淳從高家接過皇位時,因為中興大理,所以被稱為“中興之主”。
段譽25歲就做了皇帝,在治理國家方面,表現(xiàn)的很不錯,在位39年,“勤于政事”、“愛民用賢”,當(dāng)時很多邊遠國家還主動去獻貢。
段譽也有帝王器量,曾有部下批評他,他沒有介意;后來還有兩人刺殺他,他也沒怪罪,釋放了他們,這兩人后來慚愧自殺,這一點比劉備還厲害啊。
所以段譽聲望頗高,是頗有作為的一代明君,事實上,他可以被認(rèn)為是大理最后一位明君。
此外,段譽的外交工作也不錯。
大理位于南方,地狹人少,充其量算是大宋的藩屬國,所以段譽派人去汴京朝貢,宋徽宗當(dāng)時很高興,封其為“云南節(jié)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等。
雖說段譽愛民如子,勤政為國,然而他也有邁不過的坎——高氏掌權(quán)專國。
大理一共分為三段,前大理和后大理的中間,有高升泰奪權(quán),建立“大中國”政權(quán),后來迫于無奈,高升泰命兒子還政段氏。
當(dāng)然,大權(quán)還在高家人手里,所以段譽也沒能改變這個局面。
做了近40年皇帝,幾個兒子又爭來奪去,段譽也厭煩了,索性出家做了和尚。
金庸在《天龍八部》說段譽是有慧根的,這倒不是編的,歷史上的段譽雖然也喜歡刀劍,但也喜歡佛法,拜名師學(xué)習(xí)了六門妙法,頗有成就。
段譽退位時,已經(jīng)64歲,但他是真的靜下了心皈依佛門,因此一直到高壽94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