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竟確有其人 蒙古大汗蒙哥并非死于楊過箭下
看過《神雕俠侶》的讀者,對楊過在襄陽城下射殺蒙古大汗蒙哥的一幕,想必都很熟悉了。這是全書的高潮,是一代大俠的謝幕之舉。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都是在歷史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楊過和蒙哥也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歷史上的蒙哥的確在征伐南宋的時候陣亡。那么,《神雕俠侶》的最后一幕是否完全真實呢?蒙哥到底是不是被楊過殺死的呢?藝術創(chuàng)作和真實歷史之間,畢竟存在差距。有關蒙哥的死,可以確定的是他不是在襄陽戰(zhàn)役中陣亡的,而是在釣魚城戰(zhàn)役中陣亡的。
所有的疑問都要從釣魚城談起。釣魚城位于重慶市合川區(qū)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占地僅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山由此而得名。釣魚城峭壁、古城門、城墻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huán)繞,儼然兵家雄關。1242年,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余始筑釣魚城。當時宋蒙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南宋軍民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筑城結寨,星羅棋布,互為聲援,構成完整的戰(zhàn)略防御體系。釣魚城是這一山城防御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筑在懸崖峭壁之上,城墻系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這一切使釣魚城可以依靠天險,長期據守。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筑。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新大汗、被元朝追封為憲宗皇帝的蒙哥兵分三路,大舉南侵。蒙哥是繼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他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和狂飲暴食,最大的樂趣就是像祖輩那樣開疆拓土。早在1251年蒙哥即位的時候,就確立了全面滅宋的軍事計劃,為帝國確立了以四川為重點,自西向東滅亡南宋的戰(zhàn)略方針。這一回,蒙哥親自率領主力四萬,號稱十萬大軍入侵四川,蒙古大軍的進攻非常順利,大敗南宋劉整的部隊,成都、彭州、漢州、懷安、綿州等地相繼投降。不到一年時間,蒙古大軍就幾乎占領了整個四川。1258年年底,蒙哥的大軍沿嘉陵江137 到達合州。合州后面就是重慶,再往東就是地勢低平、一馬平川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了。四川告急!
歷史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合州,集中到了合州的治所--釣魚城。
合州知州王堅早就調集屬縣十七萬人加固了釣魚城,準備堅守。四川大片土地陷入敵手后,各地軍民陸續(xù)東逃,來到合州集結。釣魚城突然成為十幾萬人聚居的重鎮(zhèn),成為阻擋蒙古大軍的最后一道險要。一開始,蒙哥并不把它作為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蒙古軍隊前進得太順利了,四川各州縣紛紛投降。蒙哥沒有經歷任何一場硬仗,他也有理由相信合州的釣魚城將步其他州縣的后塵,向蒙古大軍投降。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正月,蒙哥派投降的晉國寶到釣魚城勸降。王堅把晉國寶請到練兵場,斬首示眾,告訴城內軍民:決戰(zhàn)的時刻到來了!晉國寶算是死得很有價值,一下子就激起了釣魚城軍民抵抗的激情。蒙哥終于明白,他將在釣魚城迎來本次四川戰(zhàn)役的第一場硬仗,也是最后一場硬仗。
最先發(fā)動進攻的是蒙古大軍。二、三月間,蒙古大軍對釣魚城周圍各城堡發(fā)動了連續(xù)猛攻,希望打通前往釣魚城核心城池的道路,遭到宋軍的頑強抵抗。激烈的攻防戰(zhàn)很快就成為膠著戰(zhàn)。四月三日開始,川東連降二十天大雨。二十二日天剛一放晴,蒙古軍隊就偷襲城南的護國門,沒有得逞。第二天深夜,蒙古人攻破城北出奇門至嘉陵江一側的一字城,進入了釣魚城的外城。王堅親自帶人上前迎戰(zhàn)。當天夜里,釣魚城的敢死隊突襲了蒙古軍營,將蒙古軍隊趕出了外城。進入五月以后,四川炎熱的夏季到來了,北方來的蒙古軍隊水土不服,爆發(fā)了疾病。到此為止,蒙古大軍已經在釣魚城下四個月了,毫無進展,軍隊的士氣開始消沉。而四個月的戰(zhàn)斗卻使釣魚城的軍民斗志高昂。宋軍還利用夜幕掩護,經常開城突擊,騷擾蒙軍。蒙古人極不適應這樣的作戰(zhàn)方法,一到晚上都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釣魚城久攻不下,蒙哥煩躁起來,召集部下商議下一步戰(zhàn)略。將領術速忽里認為蒙古騎兵不適應攻打嚴防死守的險要山城,現在大軍滯留釣魚城,對蒙古整體戰(zhàn)略布局非常不利。他建議蒙哥只留少量軍隊圍困釣魚城,主力沿長江東下,水陸并進到湖北與忽必烈會師,按照原定計劃滅掉南宋。這是一個揚長避短,發(fā)揮蒙古軍隊靈活機動、兇猛彪悍特點滅亡南宋的正確意見。可惜,術速忽里的意見遭到了蒙哥和其他將領的斷然否決。長期的勝利在蒙古軍隊中形成了驕橫自負的氣氛,術速忽里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最后,會議達成了繼續(xù)攻城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