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蟠桃園為何被玉帝要放虎歸山?
猴王兜率天宮忙著偷吃金丹,不亦樂乎。而凌霄殿處,玉帝也沒閑著,背靠龍椅,心中掂量著時間。何時出馬緝拿猴王,他在權衡!
權衡什么?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猴王的犯罪行動軌跡!瑤池蟠桃會主會場、老君兜率天宮、西天門、二度“蒞臨”主會場。何時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玉帝在考量!
第一現(xiàn)場:瑤池。這個時間節(jié)點肯定不行!玉帝要的效果,正是猴王把盛會搞砸!
第二現(xiàn)場:兜率天宮。更不行!猴王身上觸發(fā)任務,是銷毀老君庫存的金丹!
第三現(xiàn)場:西天門。這是猴王逃竄路線。原著有提:“跑出兜率宮,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猴王逃離兜率天宮途中實施抓捕,應該是最佳時機,代價也是最?。〉Q(mào)然發(fā)動追捕行動,可能會使一些神仙同志產(chǎn)生聯(lián)想。很容易將蟠桃會搶砸事件和玉帝本人發(fā)生關聯(lián):猴王鬧事,您是如何第一時間得知?您的線人是誰?既然對猴王不放心,為何讓他守蟠桃園?
為避免不必要的非議(哪怕這是概率極低的觸發(fā)事件),玉帝都得沉住氣!他喝著酒,裝作一切不知道!他不能用自己的聲望來做賭注,哪怕血流成河!
他能做的,就是等!在等待中計算時間。計算布局里各觸發(fā)者的反饋時間!
終于,反饋的信息來了。凌霄殿外的樹葉,抽搐般地搖曳。
第一波人!七仙女文工團。
遞呈的信息是:“齊天大圣使術法困住我等,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圣偷吃了”。
很好!優(yōu)質(zhì)蟠桃已經(jīng)“銷毀”,并確定猴王偷竊嫌疑人身份!
第二波人!那造酒的一班人。
“不知什么人,攪亂了蟠桃大會,偷吃了玉液瓊漿,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
確定蟠桃大會已經(jīng)搞砸!玉帝心中暗暗一笑,卻又裝著面無表情地思考什么!
第三波人!老君代表團。
“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
老君果然老道!“煉了金丹”,干嘛用?“伺候陛下”!老君煉造金丹主要目的真是為玉帝服務?我們恐怕都得笑笑。但輕描淡寫之間,卻把包袱推給玉帝!這件事情,不僅觸動了我的利益,更動了您的利益!“特啟陛下知之”。其中“特”字,應是強調(diào)!表示這件事天庭應該要重視,明確希望領導徹查!
玉帝的反應呢?“見奏悚懼”!
玉帝是什么人?見過大世面的人!“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如來語)。這樣的小事,怎可能“悚懼”。很明顯,在演!按周星馳先生的表演理論講:這是表情浮夸、動作造作!
演什么?
第一,自己完全不知情,相當意外!
第二,暗示嫌疑人犯罪性質(zhì)極其惡劣,相當驚愕,天庭一定要管!
第三,悚懼背后,偷瞄老君一眼,試探其真實反應(玉帝一直懷疑老君和猴王有瓜葛)!
同時,還釋放一個信號,接下來要開展的專項抓捕行動,很大程度是因為嫌犯觸動了老君的利益!玉帝在賣老君一個面子!
你看,這場玉帝和老君的交鋒,非常精彩!
第四波人,齊天府仙吏。
叩頭道:“孫大圣不守執(zhí)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轉,更不知去向?!焙锿跖苈妨?,很好,省卻公堂對質(zhì)的麻煩!
第五波人,其實是一個人,赤腳大仙。事件的關鍵人證。
給出如下證詞:昨日赴會,偶遇齊天大圣,對臣言萬歲有旨,著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禮,方去赴會。臣依他言語,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
很明顯,所有匯總線索,都指向唯一的嫌疑人:猴王!
這個時候,玉帝該下緝拿令了吧?不,他還在等!等什么?
且看原著:“玉帝越發(fā)大驚道:這廝假傳旨意,賺哄賢卿,快著糾察靈官緝訪這廝蹤跡!”“大驚”,進一步表明自己事前確不知情,和眾神仙同志一樣,也是蟠桃會搶砸事件受害者!
“快著糾察靈官緝訪”,說明他在走程序,表明自己的公正嚴明,要確實做到有據(jù)可查!這是作秀。
當然,不僅于此!
再看原著:“靈官領旨,即出殿遍訪,盡得其詳細,回奏道:攪亂天宮者,齊天大圣也”(這當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出殿遍訪,盡得其詳細”??闯鲇竦哿碛猩钜?!調(diào)查為虛,傳話為實。借辦案人員之口,同各界神仙同志先通個氣,有個思想緩沖(這頓飯沒得吃了),并陳述猴王犯罪事實,引導他們將怒氣指向犯罪嫌疑人!
證據(jù)確鑿!接下來,玉帝要做的,就是布下天羅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