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義詞“二百五”竟然與說客蘇秦有關(guān)?
2016-06-19 13:56:5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二百五”是我們常見的貶義詞,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懂事,不通事理。我們一直朗朗上口的詞,我們只知道,小時候就有了??伤唧w的來源時間,
“二百五”是我們常見的貶義詞,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懂事,不通事理。我們一直朗朗上口的詞,我們只知道,小時候就有了??伤唧w的來源時間,我們卻說不上來。其實它的來源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戰(zhàn)國時期,有個有才之人叫蘇秦,深受齊王的寵信,是個身掛六國帥印的說客??捎刑焯K秦被殺害了,齊王大怒。想盡辦法要找出兇手,要為蘇秦報仇雪恨。謀士為他出了個計謀。齊王就開始實施。
齊王將蘇秦的頭顱割下來,將蘇秦的頭顱懸掛在齊國國都的城門上,。并且貼上了告示。說蘇秦是個內(nèi)奸,殺了蘇秦的人是英雄,為國除害,是功臣。如果知道是哪位義士,必定賞黃金千兩。而殺害蘇秦的幾個人,看到告示,很是開心。于是這四個人結(jié)伴去找了齊王,說是他們幾個人殺害了蘇秦,請求賞賜。齊王多次要求他們不可說謊。他們稱沒有說謊。齊王又問了,賞黃金千兩,你們四個怎么分?。克娜司突卮鹫f平分,一人二百五。齊王大怒,說道:“來人,將這四個“二百五”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