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壯是時代的犧牲品?揭贏壯是怎么死的呢?
贏壯是時代的犧牲品,也是歷史長河里不起眼的一顆砂礫,他的出現(xiàn)并沒有改變整個歷史,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歷史人物都有改寫歷史的權力和能力,他們是推動歷史前行的車輪,在這些大人物背后小人物的出現(xiàn)總是能夠襯托出英雄史詩般的氣魄和驚心動魄的故事。
贏壯是個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他的悲劇不是在于最后他的下場有多慘,而是他不知道自己明明不能與他人匹敵,還要盲目地去和別人硬拼,弄得頭破血流,還不知道及時收手,最后只有死路一條。贏壯的個人生平資料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他本身就沒有什么值得記錄的事情,沒有做過什么突出的政績;其二,贏壯也死得比較早,關于他的記載實在是太少。因此,史學家對他都沒有著重筆,而他的事跡我們也只能從別人的只言片語里得出。
贏壯也別稱為公子壯,公子壯出生年月不詳,去世于公元前的305年,這位不起眼的贏姓公子也是一位皇室子弟。嬴姓,是秦惠文王的庶子,秦昭襄王的兄長,擔任庶長。贏壯在歷史上的記載并不多,因為關于他的資料記載得也不是特別詳細。因此,大家都對這個公子壯不熟悉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為秦惠文王的兒子之一,公子壯的勢力并不大,也不是王位爭奪的有力競爭者,他是秦惠文王和惠文后的兒子,秦惠文王不止一個王后,他有八個孩子,他是秦武王嬴蕩的弟弟。自從秦武王舉鼎而死之后,秦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內(nèi)亂,也就是自秦武王的死開始了?;菸暮蠛凸訅训热说氖论E,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了。秦武王去世時年紀很輕,秦武王死的時候才不過二十幾歲,跟自己的妻妾也沒有子嗣,因此王位繼承人就在生下的即位皇子里選擇,一場權力的角逐開始了。
惠文后一直都很支持公子壯,秦惠文王去世之后,惠文后的第一個靠山就已經(jīng)倒塌了。而她的兒子秦武王嬴蕩,好不容易登上了王位,但是即位剛剛三年,就因為一場舉鼎比賽而暴斃而死,這對惠文后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一瞬間她變得無依無靠。嬴蕩沒有子嗣,只有一個同胞弟弟贏壯,惠文后也就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公子壯身上。而此時的秦國朝廷,群臣也是面對著相同的問題。
關于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一直都僵持不下,各自擁有各自的支持者和勢力。秦國如何在生下的皇子里選擇王位繼承人,著實是件很令人頭疼的事,而每個公子都有各自支持自己的勢力。惠文后支持公子壯,而公子稷則由權臣魏冉支持,秦國的皇位爭奪戰(zhàn)陷入了焦灼狀態(tài)。
經(jīng)過了接近三年的爭斗,這場鬧劇以嬴稷的勝出而結束。為什么嬴稷最后能夠取代其他的公子而成為秦國的霸主,這源于他背后的勢力集團,他的母親是宣太后,他的舅舅是魏冉,這兩個人牢牢抓住了秦國的大權,他們才是秦國真正的主人,扶植新的君主,也不過就是股掌之間的事情。更何況宣太后和魏冉一個掌握了宮廷內(nèi)部勢力,一個掌握了整個秦國的軍事,其他的公子的支持人,即使能力再大業(yè)大不過這兩人的權勢。不過,公子壯偏不信這個邪,他于公元前305年,聯(lián)合大臣、諸侯公子作亂,很顯然這場叛亂很快就被魏冉給平定了,參與這次政變的所有人都被處死,公子華的下場可謂是慘不忍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一種過人的膽識和勇氣,但是公子壯卻不是勇敢者,他只是一個犧牲者,因為這山里可不止一頭猛虎,他沒有看清這山里的情勢,就貿(mào)然行動,其結局也就只有葬身虎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