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灌水銀讓童男童女陪葬 畫面簡直慘絕人寰
用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xí)俗。據(jù)載:“天子殺殉,眾者數(shù)百,寡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shù)十,寡老數(shù)人?!庇绕涫怯猛型畞砼阍?,讓后人覺得更加殘忍。其實,這里邊的講究可大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來陪葬的,必須要用“童子身”的小孩子。
所謂“童子身”,其實是古人用來指代“短命鬼”的。據(jù)說“童子”一般都是上方的仙童因為犯錯、思凡、劫難等種種原因被罰下界的,下界時要經(jīng)過很痛苦的“五花八門陣”的錘煉,而且因為是犯錯下界,通常命運多舛。
據(jù)專家考證,這些被用來陪葬的童男童女,一般都是活著從嘴里灌進水銀,并在頭頂、后背、腳心等處挖洞,滿滿的灌進水銀,當(dāng)水銀進入體內(nèi),這些不幸的孩子馬上就會斃命。等他們死后再用水銀粉抹遍全身,這么做出來的人殉,歷經(jīng)萬年皮肉也不腐朽。這里特別需要指出因為死人血液不流轉(zhuǎn),水銀不能流遍全身,又無法往里灌,所以必須要用活著的童男童女來制造,其過程極端殘忍。
那為何古人要這么殘忍呢?實際上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屢見不鮮,包括現(xiàn)在仍然有人用紙包扎的童男童女下葬。目的無外乎就是兩個,成仙與護駕。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古人看來,這類童子天生仙緣比普通人重,有很強的氣運,對感應(yīng)也比常人靈敏。古代的墓主若能帶著童男童女陪葬,會有助于他們“死后升仙”的夢想實現(xiàn)。
古人們對于時辰有著特殊的關(guān)心,甚至深化出了深奧的天干地支體系。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時辰出生的小孩,天生就承擔(dān)著非同尋常的命運和意象。有一種叫“查童子法”的歌訣,可以判斷哪些人是天生的“童子身”。
在中國先秦包括秦朝以及漢朝前期,殉葬制度是很流行的。當(dāng)時殉葬的基本都是奴隸、嬪妃妻妾等所謂的“附屬品”,當(dāng)然也有用大臣殉葬的,例如秦武公用66位大臣陪葬。至于這個童男童女陪葬估么著是在秦以后的事情,為什么這么說呢,秦始皇時期沉迷修仙練道,方士本就是脫胎于道家,所謂人的本元也就是人初時的形態(tài),用童男童女去殉葬求仙問道,想想也是相信未經(jīng)塵埃的兒童是最好的禮物這個道理了。
那為何發(fā)現(xiàn)的古墓中少有童男童女的尸體呢?其實不少,只不過真正的惡毒之人在家族破敗后,早就被受盡壓迫的人拋墳掘墓了,哪里還能看到他們的墓。當(dāng)然,帝王墓本身就在風(fēng)水寶地,少有童男童女殉葬,后世王朝為了所謂的道義也很少敢明目張膽的挖墳掘墓,都是很善待前朝古墓的。民間也是如此,放在哪個朝代,拋墳掘墓這種事情也都是被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