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羽遇到劉備前是個逃犯,為什么劉備敢收留他?
關(guān)羽是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古代除了做官、從軍,人口流動很少。無論正史、野史都說到,關(guān)羽是逃亡到涿郡,加入到劉備的隊伍里。逃亡的具體原因沒有正史記載。清代有學者考證說,當?shù)乜h令欲強搶民女,關(guān)羽殺死縣令逃亡。關(guān)羽也不姓關(guān),逃亡中路過關(guān)卡,看通緝令上游自己頭像,用水洗臉,臉瞬即變成紅色,士兵問他姓什么,他指關(guān)為姓。野史雖不足信,但關(guān)羽的逃犯身份是無疑的。
關(guān)羽逃亡到涿郡,遇上劉備,做什么工作呢?《三國志.關(guān)羽傳》中說“先主于鄉(xiāng)里合徒眾人,而羽與張飛為之御侮”,“御侮”就是保鏢的意思。
劉備為什么敢收留關(guān)羽呢?
《三國志.先主轉(zhuǎn)》記載比較有意思,先是馬販子張世平和蘇雙給劉備錢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拉了一幫人;然后寫“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劉備的這支隊伍加入到鄒靖的部隊,然后平黃巾有功,得了個安喜縣尉。在政府下令各地募兵之前,政府不允許地方有兵,而劉備卻先拉起了一支部隊。
劉備的這支部隊干啥用呢?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張世平和蘇雙肯定用劉備當保鏢的,因為販馬是將北方鮮卑人的馬販運到南方,當時盜賊橫行,需要保護。
這問題更大了。東漢末年,鮮卑人屢屢侵犯大漢邊境,雙方貿(mào)易一度斷絕,張世平和蘇雙干的只能是走私生意,所以利潤豐厚。當?shù)毓倮魹槭裁从植还苣??要知道,劉備所在的涿郡一帶,是公孫瓚的地盤,劉備與公孫瓚又是同學,少年時一起跟著盧植讀書。因此,這販馬生意,說不定公孫瓚和劉備都是有股份的。
曹操起兵,得到富豪衛(wèi)茲的資助,但衛(wèi)茲跟隨曹操成為將軍,衛(wèi)茲的兒子做到司徒。以劉備仁厚性格,肯定不會虧待張世平和蘇雙,但兩位卻沒有留下正史記錄,那他們之間交易的可能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