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雞蛋進價一枚30兩銀子 皇帝都喊吃不起
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300多年,從康熙步入鼎盛時期,到乾隆后期開始衰敗。乾隆為人重奢靡,游山玩水,重用貪官和紳,他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農(nóng)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內(nèi)憂外患都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重要原因。到了后幾個皇帝,清廷的官場腐敗就更加嚴(yán)重。
從宮廷御膳房的雞蛋采購價格這個小例子,可以看到清朝官場無官不貪的腐敗的程度。
乾隆皇帝有一天早朝,無意中跟大臣閑聊,問起他們過早時都吃了些什么,其中一位大臣回答說自家家境不怎么富裕,只隨便吃了幾枚雞蛋。乾隆聽了卻是一大驚,倒吸一口涼氣:“天啦,一枚雞蛋要10兩銀子,朕都不敢多吃,你還哭窮!”
大臣們心里立刻明白過來。皇上身邊那些搞采購的人,層層加碼,報到皇帝那兒,市場上只要三四個銅板一枚的雞蛋,在宮廷里貴到了10兩銀子一枚的地步。
皇室支出規(guī)模,乾隆時期在每年150萬兩到200萬兩之間。主要的常項支出是每月采辦皇室所用食品,以及賞賜(包括賞賜后妃,皇子公主婚嫁,賞賜蒙古外藩,及宮廷筵席)、出巡、祭祀(祭天、祭神、喇嘛寺法會)、修繕等。這些開支,有多少是真正的開銷,有多少又是被“層層克扣”就不得而知了。
“宮廷高價采購雞蛋”不止乾隆時期,到了光緒帝時,御廚里的雞蛋進價達到了30兩銀子一枚。光緒喜歡吃雞蛋,是個責(zé)任心很重、憂患意識很強的皇帝,有一次他同老師翁同龢閑聊,說到“雞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了。翁老師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是個賊精的世故老手,一聽就明白皇上給人蒙了,宮里頭有人吃黑吃到了皇上頭上,但是他絲毫不露聲色,謊稱自己也要到過年時才吃得上雞蛋。
整個清代,由宮廷雞蛋價格引起的史書記載不絕如縷。
道光和咸豐皇帝為此曾大動干戈,專門調(diào)查背后的貓膩,慈禧太后則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偟恼f起來,縱是天子之尊也不能搞定小小的雞蛋,讓宮廷采購回歸本來的價格水平。這是由于皇朝內(nèi)務(wù)府一直缺乏剛性的制約制度,更不要說現(xiàn)代財務(wù)制度。內(nèi)務(wù)府由于長期在皇帝身邊工作,是各級部門官員巴結(jié)的對象,那會兒有沒有國家“審計署”和“紀(jì)檢部門”,不可能對這些權(quán)利衙門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
行賄、買官賣官朝野盛行,到了清末更加嚴(yán)重,比如才能一般的慶親王,就是通過把麻將引進宮廷、把慈禧太后伺候得舒服暖心,從而得到提拔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