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作為骨干他為何兩次離開梁山?真相如此無奈

        2017-06-07 21:32:1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大聚義、排名分座次之后,尤其是打方臘,108將落得個死傷慘重的結(jié)局,素為人所不喜,而且方臘也是英雄,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方臘被滅。這

        在大聚義、排名分座次之后,尤其是打方臘,108將落得個死傷慘重的結(jié)局,素為人所不喜,而且方臘也是英雄,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方臘被滅。這也是梁山在之前都沒有將領(lǐng)折損,打方臘卻折兵損將的原因之一,當然,將領(lǐng)傷亡的原因還與兩個人的離去有關(guān),一個是神醫(yī)安道全,還有一個是入云龍公孫勝。安道全是被皇帝留下來的,成了御醫(yī),皇帝的話不能不聽,這個好說。公孫勝呢,他是在打方臘前主動向宋江辭行的,這又是為何呢?

        有人說很簡單啊,因為他是道士,看透了功名利祿,人間繁蕪,所以主動離去,隱于塵世,深山參道。真的是這樣嗎?(注:文章基于120回合本水滸傳)第14回中,生辰綱事件前,公孫勝是知道消息的,于是來找晁蓋商量,但一直被莊客攔著,公孫勝無奈,只能動手打人,才見到晁蓋。

        如果公孫勝真是個看破紅塵的道士,會為十萬貫生辰綱而主動找晁蓋嗎?會不惜打人也要把消息送給晁蓋甚至還參與進去嗎?很明顯不可能,那公孫勝為何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到這場造反行動中呢?依小編看來,公孫勝是個有理想的人,早年他探聽生辰綱的消息和路線,就下定決心告訴晁蓋,待拿下這這十萬貫錢財,便作為起義的家底,轟轟烈烈鬧革命,這是他最開始的想法。那時候他仰慕托塔天王晁蓋的為人,本以為能跟著晁蓋一起,保駕護航,完成理想,但上了梁山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錯了,晁蓋并非賢主,吳用更是險惡小人。

        待到宋江上山,對公孫勝來說,情況就更糟糕了,宋江不僅在慢慢架空晁蓋,而且為了拉人上山,不擇手段。為了拉秦明上山,禍害百姓;為了逼朱仝上山,令李逵斧劈4歲小衙內(nèi)……還有,宋江所謂的九天玄女授三卷天書、天降火球石碣出,這些東西,騙別人或許還行,騙公孫勝,那不可能。

        最重要的是,宋江的理想是招安,這跟公孫勝的理想完全不一致,而且梁山雖說后來壯大了,但也是良莠不齊,龍蛇混雜。所以無奈公孫勝找個借口——安頓老母,下山了。當初打劫生辰綱的時候,也是把頭別在褲腰帶上的,能不安頓好老母?何況他早就說過“家中有田產(chǎn)山莊”,如此之家,豈會無人照顧?所以這不過是他離開的借口罷了。這是他第一次離去,如果不是后來梁山遇難,他是不會回去的。

        面對戴宗的幾次邀請和梁山的危急關(guān)頭,公孫勝顧及舊友情分,第二次上山,師父羅真人的話值得玩味。羅真人道:“一清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如果說這里的火坑是泛指人間的話,恐怕之前他也不會讓公孫勝下山做事了,所以火坑指的就是梁山。臨去之時,羅真人說了八個字“逢幽而止,遇汴而還”。意思是打到幽州就停止,到了汴梁就可以回來了。

        征方臘前,公孫勝真的再次離去了,宋江當時的反應(yīng)是“不敢翻悔”,按理說,公孫勝走了,宋江頂多是不敢挽留,為何是不敢悔呢?悔的是什么?是約定。

        說明公孫勝第二次上山的時候,已經(jīng)不屬于梁山,他只是羅真人暫時借給宋江用的,兩人之間有個約定,時候一到,宋江自然不敢毀約!至于羅真人為何早期肯讓公孫勝下山,后期又不肯了?那自然是公孫勝的意思了。從早期的一腔熱血。滿懷壯志,到后期無奈而走,公孫勝也許是梁山最郁悶的人了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