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不可一世的金國為何忽啦一下就被滅了?
金國在歷史上曾經(jīng)是很厲害的,它獲取了宋朝的半壁江山,俘虜了宋朝的兩個皇帝,它成了南宋人永遠的夢靨和傷痛。宋詞在北宋的時候,是極清新婉約,剛健俊朗的,可是到了南宋,宋詞里全都是血和淚,全都是哀痛和憤怒。而這一切,都是那個強大的恐怖的金國造成的。
但是,也就一百多年的時間,金國就變得如此衰弱,被蒙古人打開了花,它就像是蒙古人的菜園地,蒙古人一茬一茬地割,割了中都,又割河間府,又割應天府,直到最后把金國全部割完。連本來一直打不贏金國的南宋也派軍隊前往,過了一把打勝仗的贏!這金國究竟是怎么了?
有人認為,金國走到這一天。是因為金國的皇帝亂政誤國的原因。尤其是金主海陵王完顏亮荒淫無道,貪戀美色,不理朝政,搞得民怨沸騰。金海陵玩女人的故事被馮夢龍寫進《三言》里,香艷至極。這是一,其二,完顏亮風聞柳永的一首《望海潮》,南方美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于是率60萬人舉兵南下,在不恰當?shù)臅r機上想要吞并南宋。結(jié)果后院失火,皇位被完顏雍奪去。卻是這種情況下,他依然固執(zhí)己見繼續(xù)伐宋,結(jié)果在采石磯被一介書生虞允文打敗,敗逃過程中又被自己軍隊反戈勒死。完顏雍雖然還算不錯,但繼承人沒選好,造成內(nèi)亂。然后南宋韓侂胄又北伐,蒙古人又崛起,不斷的侵凌,原來的屬國西夏又時反時合,金國被夾在中間,被迫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伐,所以最后就被滅亡了。
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懷疑,金國之亡,亡于內(nèi)憂外患。不懷疑金國后期統(tǒng)治者的懦弱昏庸。但是,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因素,因為金國在初期階段的時候,他們所面臨的局面比現(xiàn)在還糟糕,為什么那時候反而能平地里闖一個天下出來,最后有龐大的軍隊,有堅固的防御設(shè)施,有堅強的后盾,反而還失敗了呢?
我覺得,金國之所以最終滅亡,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金國不徹底的漢化。金國建國以后,逐漸走向了漢化。漢化其實并不是什么壞事,那是從野蠻愚昧走向文明的標志。但是,對于金國來說,漢化卻有一個問題。因為儒家學說中沒有尚武的精神,而金國又必須要是尚武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金國是從馬背上站立起來的國家。當年之所以能夠滅亡遼國,獲取宋朝的半壁江山,憑空地打出一片天下來,就在于金國有著在馬背上練就的彪悍的體魄和無往不利的戰(zhàn)斗精神。金國初期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就是他們可怕戰(zhàn)斗力的寫照。而因為他們走向漢化,這種戰(zhàn)斗力就消失了,沒有了戰(zhàn)斗力,金國要想在軍事上和其它國家,尤其是同為馬上民族的新興的蒙古抗衡,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上,金國中期的時候,金世宗和金章宗就試圖極力阻止金國的漢化,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二是金國的物質(zhì)資源匱乏。北方游牧民族很大一個特點就是物質(zhì)資源匱乏,所以他們總是會南下騷擾漢民族。騷擾的目的,無非是因為缺少糧食、茶葉、布帛這樣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果漢人多和他們開設(shè)一些搉場(也就是物資交易所),那他們多多少少要好一點,可以用馬匹之類的來換。但漢人要關(guān)了這搉場,他們除了打,真的就沒有什么辦法了。契丹本來一直南下的,后來得到燕云十六州后,這些地方可以種莊稼,情況就好得多了。宋建國后,試圖收回燕云十六州,把遼國惹火了,遼國大舉南下,最終和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
不但確保了燕云十六州不再被收回,同時也從宋朝獲得了大量的布匹和錢糧。這樣,遼國也沒有再南下的必要,從而確保了一百多年兩國再無大的兵戈。女真人崛起后,也遇到了和遼人一樣的處境,然后他們開始的時候也是不斷出擊。等到拿下遼國和宋朝一部分后,這樣,他們就從遼國手中接掌了燕云十六州,甚至還多了一些。再加上南宋、西夏、蒙古的歲貢,這樣,他們相對來說也比較滿足的了。但是,等到后來,這些國家都不再向他繳納歲貢,還和他開戰(zhàn)的時候,他的資源就變得非常的匱乏,無法支撐龐大的軍隊開銷,所以最后才每況愈下,越打越糟糕,直到最終滅國。
當然,還可以找到更多的原因,但是我認為,這兩條原因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除了外在的條件外,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質(zh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