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為何如此開放 允許丈夫三妻四妾!
相信大家都看過古裝劇,對劇中貴族、土豪妻妾成群,甚至一些平頭百姓也不止一個老婆,是不是有所羨慕呢,作為新時代的屌絲,是有那么一丟丟羨慕。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是一個宗法倫理社會,而宗法社會實行都是一夫一妻制。因此,"一夫一妻"在中國古代被視為婚姻的基本原則,而婚姻的目的之一是延續(xù)宗法血脈。
【《禮記·昏義》曰:"昏(通'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如上所述,娶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和延續(xù)血脈,那為什么一定要取多個女人而不是和一個女人多生幾個呢。
個人覺得就是下面幾點:
在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自漢代以來,儒家思想被納入封建統(tǒng)治體系,其中的"男尊女卑"觀念被歷代帝王所宣揚,納妾現(xiàn)象逐漸普遍,作為統(tǒng)治者的地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大肆宣揚"多子多福"的封建觀念,力圖以此形成人口優(yōu)勢。
古代中國在由中原逐步向外擴張,不斷同化、融合周邊族群的同時希望憑借人口優(yōu)勢占有力地位而鼓勵生育。
因此為了鞏固統(tǒng)治和繁衍后代,"納妾"制又為社會和法律所允許。
即使是在女性思想比較開放的唐朝也是以一夫一妻為基礎的多妾制,【"諸有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懲治亂妻妾位,"諸以妻為妾","徒二年"】
所以 古代男人的所有女人只有一個被承認的為嫡妻,其余的都是妾。也就是說什么三妻四妾,其實都是只是形容詞指"妻妾眾多"。
雖然是妾,單是妾也有地位高低之分,如取了"名門所出的庶女"、"平民白丁的女兒"是在官府里登記了妾書的,是有一定地位的家庭附屬成員這兩種相對地位高些,其他比如"通房丫鬟"、"妓女"等等,其實是妾婢,非常低賤,類似于奴婢但地位又略高。
當然這里不得不提妾的另一種形式"媵",貴族嫁女,必以侄女姊妹從嫁,而從嫁過去的姊妹就是媵,地位比妻子低,比妾要高,而嫡妻死后,媵就能夠有機會成為正妻,但是其他來路的妾是沒有機會的。
【《儀禮·士昏禮》。注:"古者嫁女,必娣侄從之,謂之媵。",即,古代嫁女時隨嫁或從嫁的人?!?/p>
而男人們眾多的女人中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及媵有一定的家庭地位外,其他的未通過明媒正娶的女人其實地位是非常低的。
看到這里想必應該清楚男人三妻四妾并不是女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