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才華被李世民召進宮 二十四歲就病逝!
唐太宗李世民賢妃徐惠,較少有全名的人,在男權社會這實屬不易。徐惠是浙江湖州長城人,出生五個月就能說話,四歲精通《論語》、《詩經(jīng)》,八歲自己就能寫文章。父親徐孝德曾讓她試著模仿《離騷》寫首詩,她寫了《擬小山篇》:“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父親看后大吃一驚,知道這孩子天資聰明,才華橫溢,將來定能飛黃騰達。后來徐惠的作品就流傳開來,成了名人。唐太宗拜讀了她作品后,覺得她很有才華,就將她召進宮里做了才人。
貞觀末年,李世民大興戰(zhàn)事,屢次興兵攻打各地的少數(shù)民族。大搞基建工作,在多處修建宮殿,勞民傷財,引起了人民群眾強烈不滿。公元648年初春(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太宗到銅川玉華宮踏青,徐惠陪伴太宗。徐惠借機給太宗建言:”東邊駐軍遼海,西邊討伐昆丘,將士們都疲憊不堪、糧草也供給不上。農(nóng)民的收成有限,而長期的戰(zhàn)爭糧食的需求量又大,肯定難以滿足;為了收復那些無謂的部族,喪失軍心、民心,真是得不償失。
“徐惠還說:“翠微宮、玉華宮等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工程規(guī)模雖然不大,但所花費的財力、人力、運輸成本等,也是不少的。歷來明君,都是以百姓安居樂業(yè)為根本;昏君,只圖自己快樂。”,“珍寶等玩物會侵蝕國家根基,迷惑人心,所以要有所遏制。事業(yè)安泰容易使人驕縱,時局安定容易使人放任自己?!碧铺诼牶蠛苜澩恼f法,重賞了徐惠。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徐惠悲傷成疾,不肯吃藥,說:“先帝對我感情深厚,我只希望能早點去侍奉先帝的陵寢,這是我的最大的心愿!”接著又寫詩抒發(fā)對先帝的思念。僅僅一年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徐惠憂郁成疾去世,年僅二十四歲,被追封為賢妃,葬在太宗昭陵的石室中。
徐惠現(xiàn)存的作品共計七篇,分為詩五首,《擬小山篇》、《長門怨》、《秋風函谷應詔》、《賦得北方有佳人》和《進太宗》,文賦兩篇《奉和御制小山賦》和《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整體質量較高,有一定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