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女褒姒竟然被自己美死 這是有多美?
提起褒姒這個名字大家都先想起來“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昏庸的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點(diǎn)燃烽火臺引來了各方的諸侯,最終因?yàn)樗妮p率行為致使自己走上了亡國之路,自己也被殺死在驪山腳下。
關(guān)于褒姒的出生也比較的傳奇,據(jù)記載,周宣王在位期間,后宮之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宮女誕下一女嬰,傳聞這個宮女腹中的女嬰與八百年前的兩天神龍有關(guān),在宮女十二歲的時候肚子就日漸變大,歷任君王都因?yàn)樗裏o夫而孕,所以把她關(guān)在了禁宮里,過了四十年之后的周宣王繼位才產(chǎn)下這個女嬰。
當(dāng)時的周宣王得知竟有如此怪的事情,認(rèn)為是國難的象征,所以命令人在清水河邊把宮女給殺了,女嬰也隨即仍入了河中,女嬰順流而下,并沒有下沉,忽然天上飛來了上百只鳥,他們飛下來用自己的羽翼為嬰兒遮擋太陽并用口叼著草席拖到了岸邊,女嬰被一碰巧路過的買桑男人給救了起來,這個女嬰就是后來的褒姒。
褒姒漸漸長大,愈來愈發(fā)貌美,她的美貌傾國傾城,是褒城的第一美人。當(dāng)時的幽王正在各地尋求美女,于是她被賣給了周幽王,周幽王見此女相貌驚為天人,于是對她十分的寵愛,立她為王妃,后來褒姒坐上了王后的寶座。
在這樣惜墨如金的史書中花這樣多的筆墨來記述一個女子的出生,在史書只可謂絕無僅有。如此記敘,無非突出其妖——如此來歷,方能妖媚無雙,妖言惑主,褒姒是上天生下來亡周的,后來褒姒搬弄事非一如驪姬妲已,不負(fù)使命。
其實(shí)客觀來說龍涎元黿不過民間謠傳,從現(xiàn)在科學(xué)的觀點(diǎn)看決無可能,古人不識科學(xué),誤記情有可原。但褒姒后來的事中還有一個大疑團(tuán),那就是自入宮以后從來不笑。幽王為博美人一笑可謂殫精竭慮,懸賞千金求有使美人一笑者,成語一笑千金即由此出??砂褪遣恍Α:笠淮蟪汲稣校狐c(diǎn)烽火臺。烽火臺一點(diǎn),四方諸侯倉皇來救,亂糟糟一團(tuán),褒姒終于笑了一下,當(dāng)時百媚俱生,周幽王喜的六神無主。這樣的笑,只怕也是冷笑。
褒姒為何從來不笑呢?正如桃花夫人息媯,為保息侯子祀委身楚王,而終生不與楚王一言。楚人非常喜歡這位夫人,在其死后立了一座廟,稱桃花夫人廟。褒姒連一笑也不與幽王,怎么可能是個妖媚惑主之人呢?分析一下褒姒的生平,龍涎之說固是謠言,因史書沒有其他記載,姑且認(rèn)為是褒人姒大的女兒或養(yǎng)女吧。姒是褒國國姓,姒大并非望族,這點(diǎn)東周列國志中提及。從褒姒沒有名字(因是褒國姒大之女故后稱褒姒)這點(diǎn)看,已足夠說明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兒了。那個時代并非所有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女子中更是只有齊文姜秦懷贏這樣少數(shù)大族的嬌女才有個名。姒大貪圖金錢將女兒賣給褒君,那時褒姒才十四歲。人凡生有異者,過人之貌或過人之才,必有特殊性格。褒姒生具傾城姿容,而少小無親,小小年紀(jì)就入宮嫁給一個老頭子。如此身世難免自哀自憐,看淡世情。其短暫的一生中連選擇的機(jī)會都沒有,如同一件貨物,更不用提什么自由。哀莫大于心死,其不笑概因世間無事可掩其悲。如后世之陳圓圓,被幾個男人搶來搶去,還落個禍國殃民之名,幸有吳梅村先生為子立詞正名。
其實(shí)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只是整個故事中的一個小情節(jié)。褒姒進(jìn)宮以后,也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宮心計(jì),才最終有了烽火戲諸侯的機(jī)會。比如,褒姒進(jìn)去后,只是一個最低級別的妃子,她要走的路很長,她需要從妃子登上王后之位,需要把自己的兒子扶上王位,所以她需要過王后申后這一關(guān),需要與當(dāng)朝太子宜臼斗智斗勇,需要與王后龐大的勢力網(wǎng)作戰(zhàn)。
她的第一步就是從當(dāng)時的王后開刀,褒姒有日坐在周幽王的腿上和他談情,這時候當(dāng)時的王后申后過來,褒姒卻不正眼瞧她,這把申后給惹怒了。申后的兒子太子宜臼知道這件事后,決定要為自己的母后教訓(xùn)下這個不知道規(guī)矩的賤婢。所以太子帶人來到了褒姒的寢宮,將褒姒羞辱并打了一頓隨后離去。周幽王下朝歸來,看到自己的愛妃衣衫凌亂,身上還有被打的痕跡,隨即詢問,得知是太子做的好事。于是他命令把太子送回了老家申國去了,太子被罰這件事也正中褒姒的下懷,為她日后坐上王后的寶座和兒子伯服當(dāng)上大王奠定了基礎(chǔ)。
褒姒如愿當(dāng)上了王后,但是卻再也沒有笑過了,這讓周幽王十分的鬧心。于是他想盡一切辦法要讓褒姒發(fā)笑,所以問她怎樣才能使她笑,褒姒卻說自己喜歡聽撕裂絹繒的聲音。于是,周幽王搬運(yùn)數(shù)匹絹繒,讓宮女一直撕給她聽,褒姒雖然聽的入迷但是仍然不減笑臉。周幽王隨即下令誰能逗王后一笑,賞千金。后來虢石父便獻(xiàn)了一計(jì)烽火戲諸侯,果然使諸侯上當(dāng),惹得褒姒一笑,周幽王大喜,賞給虢石父千金。
烽火戲諸侯的事情發(fā)生后,諸侯對周幽王失望透頂,在犬戎攻打鎬京的時候,周幽王求助諸侯,點(diǎn)燃了烽火,但是諸侯卻并為前來支援。鎬京淪陷后,周幽王被殺,褒姒被俘虜進(jìn)軍營,受盡犬戎軍士的凌辱和折磨后自盡身亡。
周幽王千金博得美人笑,在今天看來或許有人感覺到浪漫,這是寵愛自己妻子的一種體現(xiàn);但是在當(dāng)時戰(zhàn)亂的年代,確是荒淫無度、好色誤國的行為,他這種做法直接落個亡國的下場,一代妖姬褒姒也是為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