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進化出龜殼竟然不是為了保護自己?
現(xiàn)如今的烏龜依靠與生具有的殼,保護自己免受天敵的侵擾,但這并不是爬行動物骨型外殼最初演變的主要原因,來自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發(fā)表了一項新研究。
更確切的說,這種在早期龜類化石上發(fā)現(xiàn)的肋骨變寬現(xiàn)象是為了適應而去演變的,寬肋骨能幫助龜類在地下挖洞,而不是保護自己不淪為食肉動物的午餐,來自丹佛博物館國際團隊的負責人古生物學家TylerLyson博士在周五的《當代生物學》上發(fā)表了這份報告。
“龜殼進化的原因是一個非常蘇斯博士風格的問題(蘇斯博士是美國最受兒童歡迎的作家,共出版過48本圖畫書),而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了保護自己?!盠yson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暗@就像最初鳥兒的羽毛進化出來不是飛行一樣,最早的龜殼也不是出于保護的目的,而是為了在地下挖洞,以逃離當時惡劣的南非環(huán)境,地下就是這些早期龜類生活的地方?!?/p>
這些地下挖掘的適應作用有助于促進龜類在生物進化史上早期水環(huán)境下的活動,并在經歷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時對烏龜?shù)倪M化過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據Lyson博士稱,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對龜殼起初的進化迷惑不解。據現(xiàn)代龜殼進化的化石記錄和觀察表明,龜殼最主要的生理變化是其肋骨在慢慢的擴大,而這個進化使得烏龜?shù)男袆铀俣茸兟?,并降低了它們的呼吸能力?/p>
Lyson博士解釋說,肋骨是一類很“乏味”的骨頭,無論是鯨還是蛇,無論是人還是恐龍,肋骨的樣子幾乎都差不多,但烏龜是個特例。肋骨在動物活動中起到支撐身體及協(xié)助肺通氣的作用。(對四足動物來說,格外增寬的肋骨會讓動物的身體更為僵硬、限制動物的邁步距離并干擾它們的呼吸。)
研究人員分析這些化石后得出結論,在距今約2.6億年前發(fā)生了二疊紀至三疊紀滅絕事件,正南龜在這場大規(guī)模物種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正南龜可能為了躲避當時南非地區(qū)的嚴酷自然環(huán)境而努力向地下挖洞,為了保證前肢的挖掘動作足夠有力,正南龜?shù)纳眢w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支撐,最終導致其肋骨不斷增寬、進化為龜殼。
Lyson博士和他的團隊稱,研究表明肋骨變寬的開始是一個以地下穴居挖洞的適應性進化。類似于其他物種適應性進化,這些原始的龜類本質上有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這將有助于演化成一個強有力的前肢去獲得更好的挖掘效果,以及其他的適應性進化說明這些原始龜類會因為挖掘形成一個更寬的肋骨,日后慢慢演變成龜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