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清朝皇后寢宮里為什么要每天宰殺四口活豬?

        2017-04-30 08:20:2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皇后,當時號稱住在坤寧宮,混在屠宰場,實在難為她了。新版就發(fā)現(xiàn)錯誤,改了。 殺豬這活計和一國皇后放在一起,怎

        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皇后,當時號稱住在坤寧宮,混在屠宰場,實在難為她了。新版就發(fā)現(xiàn)錯誤,改了。

        殺豬這活計和一國皇后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違和,不過,這不但是真事兒,而且還是清朝自1655年(順治十二年)改建坤寧宮之后,直到1912年(宣統(tǒng)四年,遜帝溥儀小朝廷沿用年號,未過春節(jié)已退位)清朝滅亡,從未間斷的“祖制”。

        坤寧宮始建于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面闊九間,中間開門,有東西暖閣,名字與乾清宮均取自《道德經(jīng)》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為乾,以配皇帝,乾清宮是為皇帝寢宮,地為坤,以象皇后,坤寧宮是為皇后寢宮,兩宮中間為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義。

        所以,在明朝,坤寧宮一直是皇后的寢宮,因處于紫禁城中軸線上,也稱中宮,清朝初年也沒啥變化,順治、康熙兩代的四位皇后在這里常住,雍正后改了規(guī)矩,皇后就是大婚的時候在這里住三天。

        有過生活經(jīng)歷的朋友都知道,殺豬可不是什么干凈活兒,血腥味、糞臭味彌漫,一般人真忍不了,一對新人在那環(huán)境下生活,皇嗣的事兒恐怕也甭想了。

        那么,好好的坤寧宮為什么要改屠宰場呢?為了祭神。

        早晚祭祀各殺兩口活豬,就在坤寧宮里宰殺,宮內(nèi)三面環(huán)炕供神,只有東北角是祭祀時煮肉用的灶臺,有三口大鍋,兩只豬各占一鍋,另一鍋蒸切糕。

        具體流程是,先把活豬抬到坤寧宮內(nèi)炕沿旁,用熱酒灌豬的兩耳,豬被燙得嗷嗷叫,這叫“領(lǐng)牲”,就是神靈接受了。同時,由女性薩滿誦神歌,致祝詞,奏三弦,彈琵琶,擊手鼓,振腰鈴。然后將活豬放在包著錫的大條案上,宰殺,接血,去皮,肢解,煮在大鍋里;豬的頭、蹄、尾去毛后,也煮在大鍋里。將煮熟的豬肉,切成方塊,叫作“胙肉”,擺上供桌,祭祀神仙。

        坤寧宮內(nèi)的灶臺,煮豬肉用的。

        同時上供桌的還有凈水、香碟和黃米糕,也就是黏米和黃米做成的打糕,也在坤寧宮內(nèi)制作完成。

        每天祭祀用完的豬肉,主要是交給散秩大臣和侍衛(wèi)們消化,當時的侍衛(wèi)事后回憶這個過程:

        “每逢值宿的日子到五更天的時候,就聽見乾清門有太監(jiān)喊“請大人們吃肉”,當時的習慣語是“叫肉”。所有乾清門的侍衛(wèi)進來到坤寧宮門口領(lǐng)肉。那時候我是伊立答(滿語即站班的頭目),還有幾個御前的和卓欽(即侍衛(wèi)中管理蒙文翻譯事),太醫(yī)院值班的,共六人。

        進門來,從南窗下每人拿一塊毯墊,地當中有一燈架子,在燈前放下墊子,向西一叩首,坐下。有太監(jiān)給拿出一盤整方的肉,另有一人給盤內(nèi)撒一把細鹽,用手來撕吃,吃完把盤子一舉,就有太監(jiān)接過去,倘愿意再要也可以?!?/p>

        至于大祭,則只有王、貝勒等及一品大臣,才有資格參與,二品官及值南書房翰林有時也可能參加,這也屬于清朝的特殊資格和待遇了。

        到清末,逐項制度廢弛,甚至有太監(jiān)把胙肉偷出,賣給宮外飯館的事,傳統(tǒng)老字號“砂鍋居”的名菜“砂鍋白肉”早年就是用偷出來的豬肉做的,一直相沿至今。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