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趣聞 孔子曾攜弟子調(diào)戲鄉(xiāng)妹子
萬世師表的孔夫子,自打被捧上圣壇,在普通人眼里,就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了。其實呢,夫子生活情趣多多,是個率真隨性很接地氣的人。
孔子在衛(wèi)國獨自去見了艷婦淫貨南子,弟子們很不開心,夫子趕緊解釋:我開始本來不想去,后來實在沒辦法才去跟她見了個面。子路不依不饒,認(rèn)準(zhǔn)了老師就是好色,急得夫子不惜賭咒發(fā)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我要跟她干了見不得人的事,天打五雷轟!天打五雷轟!
孔子平常跟我們普通人沒有兩樣,閑下來在家中的樣子,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一副舒展放松、自在安詳?shù)乃缮顟B(tài)。
孔子也愛財。他收徒教學(xué)生,那是要收費的,十條干肉在前,才有資格入學(xué)。子貢有塊美玉,問老師說是把玉藏在家里好呢,還是賣掉換錢好?夫子亟不可待催促子貢:賣了它,賣了它!我要是塊美玉我都想把自己賣了。夫子曾公開說,假如有財可得,讓我當(dāng)個市場看門人我都干。
孔子也好名。他說君子絕對不能死了之后名不傳于后世。
孔子也攀附權(quán)貴。年輕時穿著孝服正在給母親守孝,一聽說大貴族季孫氏家里大宴賓客,他連孝服都來不及換就奔了去,結(jié)果當(dāng)然是被季孫氏的管家給哄了出來。
孔子對當(dāng)權(quán)者也常懷敬畏。每次入朝面君,進大門時就開始面露怯色,一副謹(jǐn)慎小心的樣子;到了國君身邊,連氣也喘不勻了;一場朝會儼然一場大考,不脫一層皮也得落一身汗。
孔子吃飯也有特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爛肉腥魚不吃,菜肴顏色不好看不吃,氣味不對不吃,廚師的刀工切得不正,不吃,沒有調(diào)味的醬醋,不吃。趕上坐席,“有盛饌,必變色而作”,看到一桌豐盛的魚肉菜肴,立馬喜形于色,起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孔子好音樂,雖不是麥霸,但喜歡聽別人唱歌,人家若唱得好,他就央求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著哼哼。
孔子急了還動粗口罵人打人呢。他罵他的朋友原壤:你小子小時候就是個壞慫,長大了仍沒心沒肺,白活了這么大,怎么不趕緊死去呢!罵著罵著,狠狠地照原壤腿上抽了一拐杖。
夫子是個開得起玩笑的人。周游列國,與弟子們走散了,孤零零一個人站在鄭國都門口,鄭國有人說他像一只喪家狗??鬃勇犃?,哈哈大笑,回應(yīng)道:說得對說得對,我這會兒可不就是一只喪家狗嘛!
最能體現(xiàn)孔子常人性情的,當(dāng)屬他帶著一幫弟子赴楚途中,調(diào)戲河邊一位鄉(xiāng)間洗衣的女孩子?!俄n詩外傳》詳細(xì)記載了這件事。
孔夫子攜眾弟子準(zhǔn)備到楚國去,途中走到一條山谷,突然看見溪水邊上,一位佩戴玉飾的村姑,正在河邊洗衣裳。路途悶熱,寂寞無聊,夫子動了調(diào)戲耍笑姑娘的心思,假裝喃喃自語:那個小女子咱們可以搭訕一下吧。言罷抽出隨身的酒壺,交給子貢,詭秘地交待道:你去,給她說點好聽的,看她是個什么反應(yīng)。
子貢持壺走到姑娘身邊,訕笑著說:俺們是北方粗人,要到南方楚國去,這天氣熱得人嗓子眼冒煙,大姐能不能給口水解解渴?村姑突見一個陌生男人來,問的又莫名其妙,愛答不理地回子貢:山谷的溪水,時清時濁,流向大海,你想喝就喝,為啥要問我!子貢正覺無趣,女子善良,要過酒壺來,逆流舀上水,涮涮壺潑掉,然后順流盛了一滿壺水,放在沙灘上,說:男女授受不親,你自個兒拿吧。
子貢上岸回來給老師匯報了全部細(xì)節(jié),夫子一聽,有戲,隨手又解下身背的琴,摘掉調(diào)音的弦軸交給子貢,說:你再去,如此這般,看她怎么辦。
子貢拿著琴又來到姑娘跟前,說:大姐,方才聽你講話,真像是清風(fēng)一縷,悅耳動聽,我這有把琴,調(diào)音軸丟了,你能幫我調(diào)調(diào)音嗎?姑娘一邊洗衣一邊回話:我一個鄉(xiāng)下女子,五音不全,哪會調(diào)琴!
子貢調(diào)琴——調(diào)情——沒能得逞,灰溜溜返回告訴了夫子。夫子笑笑,不要緊,咱還有辦法。說著拿出五匹葛布交給子貢:你再去,拿著這個,看她如何應(yīng)對。子貢硬著頭皮第三次來到姑娘身邊,大著膽子說道:你長得真漂亮!俺們北方粗人,咱們遇見了就是緣分,這兒有五匹上好布料,想送給你做衣裳,放這水邊,請你務(wù)必收下。
岸上一群人,這個子貢又是三番五次來沒話找話,村姑看穿了這幫男人的心思,機智地說道:離家遠(yuǎn)行的一群人,嘮嘮叨叨來來回回這么久,又這么大方地以物相贈,你們可真是舍得!我年輕輕的一個女子,怎么能無緣無故接受你的東西?見子貢仍心懷僥幸,不肯離去,姑娘突然大聲嚷道:還不快些走開,我家男人正在暗中盯著你呢!
子貢嚇得起身倉皇告退,夫子攜弟子戲鄉(xiāng)間洗衣女子的一幕,就此收場。
孔夫子也并非真是要對鄉(xiāng)間女子怎么樣,不過是路途勞頓,聊以調(diào)劑開心解乏而已。這本是反映夫子性情中人的絕好例證,偏有那后世腐儒,為尊者諱,硬要牽強地解讀成,此乃孔圣人借機考察當(dāng)?shù)孛袂?,試驗楚地人知書達禮的道德水準(zhǔn)。著實令人掃興!
看了標(biāo)題,孔子曾攜弟子調(diào)戲鄉(xiāng)妹子,再看看文章內(nèi)容,大儒學(xué)家孔子怎么會做出這樣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