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開疆拓土功績卓著 漢武帝的中國心

        2017-03-26 09:17:1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漢武帝的功績世人有目共睹,但其晚年的暴戾也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他晚年的暴戾行為已經(jīng)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殘殺兒女妻妾,眼都不眨一下。

        漢武帝的功績世人有目共睹,但其晚年的暴戾也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他晚年的暴戾行為已經(jīng)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殘殺兒女妻妾,眼都不眨一下。但是,作為一位代表中原文化的皇帝,漢武大帝劉徹的中國心值得贊賞和褒獎,正是他改變了幾百年來靠修長城抵御外侮的歷史,也正是他開疆拓土,讓漢朝版圖東至朝鮮、南至云貴、西進青海,勾勒出目前大部輪廓。至于北邊的匈奴,是漢朝最大的敵人,更是劉徹最想解決的對手。

        還在景帝時,童年的劉徹就埋下心結(jié),因為匈奴人時不時侵擾邊境,還伸手向漢朝要錢糧要公主,父親的憂心忡忡讓劉徹從小立志,長大后一定要把匈奴人徹底打趴下,真正臣服于漢朝這個泱泱大國。執(zhí)掌國家機器后,漢武帝不遺余力的準備漢匈戰(zhàn)爭,變消極防御為主動反擊和進攻,從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首仗開始,歷時四十四年,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基本解決匈奴南下侵擾問題。尤其是四次戰(zhàn)略反擊,收復(fù)很多中原失地。

        第一次、河南之戰(zhàn)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衛(wèi)青引兵出擊,收復(fù)河南,并在河南設(shè)置朔方、五原兩個郡,移民戍邊。這次反擊的意義在于,抽去匈奴進犯中原的跳板,基本解除了京城長安面臨的直接威脅。

        第二次、漠南之戰(zhàn)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車騎將軍衛(wèi)青再次出擊,進入漠南(今內(nèi)蒙古),突襲匈奴王庭,取得較大戰(zhàn)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到漠北一帶,徹底解除了首都的安全顧慮。

        第三次、河西之戰(zhàn)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采取大縱深穿插奔襲的閃電戰(zhàn),六天時間連續(xù)擊破匈奴五王,爾后會同多路并進,在祁連山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部占領(lǐng)河西走廊,在那里,漢朝又多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個郡,并打通了西域絲綢之路。

        第四次、漠北之戰(zhàn)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wèi)青與霍去病分別領(lǐng)兵兩路出擊,力求全殲匈奴主力,衛(wèi)青殲敵一萬余人,霍去病殲敵七萬余人,匈奴元氣大傷慘敗,而漢軍也付出很大代價,算是慘勝。

        很多人會認為,前三場仗打得無可厚非,確實意義重大很有必要,但第四場漠北之戰(zhàn)完全沒必要打,也的確可以避免打。首先,這本是匈奴誘漢軍深入的詭計,想好好撈上一票,只是他們沒想到漢武帝會將計就計,傾全力應(yīng)對這場決戰(zhàn),如果漢朝不接招,就可以不打;其次,打這場戰(zhàn)役耗費巨大,損失也巨大,傷亡官兵不算,光馬匹就損失80%以上,費效比實在不可觀;再次,雖然這次戰(zhàn)役重創(chuàng)匈奴,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漢朝自己也沒有短期內(nèi)組織大會戰(zhàn)的實力,即便想宜將剩勇追窮寇,也只能遙望漠北而興嘆,漢武帝死后,匈奴人又卷土重來,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dāng)。

        所以,雖然打了勝仗,但漢武大帝被扣上了窮兵黷武的帽子,不少史學(xué)家認為這是導(dǎo)致漢朝走向衰敗的轉(zhuǎn)折。不可否認,漢武帝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執(zhí)政五十四年幾乎拼光前面父輩祖輩七十余年攢下的家底。但是,有一點同樣很重要,劉徹不光是一位皇帝,還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他和后世很多民族英雄一樣,有著一顆樸素的中國心, 那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還有一點,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宋朝,經(jīng)濟再繁榮有什么用,沒有強大的國防,老百姓只會過得更加顛沛流離,從民族氣節(jié)的層面看,這個仗必須打。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