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都愛亂認祖宗 但朱元璋卻不按套路來
拜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所賜,中國公民中起碼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知道曹操、劉備、孫權(quán)這三個人。
其中作為三大強人之一的劉備,出身于社會底層,趁黃巾之亂舉旗起兵后,也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要么是寄人籬下,看人臉色;要么是在流浪的路上,惶惶然,像條喪家犬。他和呂布一樣,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依附各色各樣的諸侯,幾乎淪落為陪襯角色。可是,劉備并沒有成為呂布第二,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失敗后終于成為了亂世中的一個贏家。
劉備成功的原因,除了自身擁有堅忍不拔之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有別人所沒有的政治資本,即他的身份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當今皇帝漢獻帝劉協(xié)的叔叔!
可別小看這個身份,這個身份,就是民心所向,其背后凝聚有巨大的感召力。
想想看,當年王莽亂政,篡漢代新,光武帝劉秀在舂陵舉兵,憑借著自己是漢景帝之子長沙王劉發(fā)之后的金字招牌,收取人心,招撫流亡,百戰(zhàn)沙場,終于完成中興大業(yè)。
不過,認真追究起來,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按照族譜排,中山靖王劉勝和長沙王劉發(fā)是兄弟,則劉備是漢景帝的第18代玄孫,而漢獻帝卻為漢景帝的13代后人,劉備怎么可能稱起“皇叔”來了?
但是不管了,在那樣一個亂世,沒人有閑功夫較真。劉備就利用起這份無形的政治資本招來了關(guān)羽、張飛,招來了諸葛亮,招來了無數(shù)英雄豪杰,成就了一番事業(yè)。
從劉秀的成功,我們不難可以看出,有一個好祖宗、有一個好出身,那是多么重要!
而從劉備的成功,我們也同樣不難看出,即使沒有好祖宗、沒有好出身,如果可以亂認一個好祖宗、亂編一個好出身,那是同樣重要!
事實上,后世的許許多多開國皇帝就是這么玩的。
比如說,取代三國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的司馬晉就認了祝融為祖宗,稱“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八王亂起,西晉王朝崩潰,匈奴胡種劉淵也認劉邦為祖宗,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稱大漢皇帝,建立漢國。
畢竟,大漢王朝的影響力太大了。以至于殘?zhí)埔院蟮奈宕畤鴷r期,先祖明明是沙陀人的劉知遠還自稱是劉邦之后,建立了后漢帝國。
南朝宋武帝劉裕也認了漢朝楚元王劉交(再遠追溯到劉邦)為祖宗,不過,奇怪得很,劉裕并非以“漢”為國號,而定國號為“宋”,是為南朝宋。
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的蕭姓和劉邦扯不上關(guān)系,就認了劉邦的重臣蕭何為祖宗,自稱是漢相國蕭何二十四世孫。
南朝梁武帝蕭衍和蕭道成是叔侄關(guān)系,篡齊建梁后,也沿襲了自己是蕭何之后的說法。
南朝陳武帝陳霸先,最后認了漢朝太丘長陳寔為祖宗。
與南朝相對的北朝魏,北魏拓跋氏是鮮卑族,能認誰為祖宗呢?根本難不住他們,他們認黃帝為祖宗!
給出的解釋是:黃帝一共生有二十五子,少子受封北土,其國有大鮮卑山,積六十七世,統(tǒng)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以黃帝為祖宗,實在是太牛了!年代久遠,史無記載,誰能考證真假?!
受此啟發(fā),北周宇文氏也認神農(nóng)氏為祖宗!
五代后梁朱溫也按這思路自稱是“舜司徒虎之后”。
話說回來,宇文氏建北周,其國號定“周”,是因為建國在西周都城酆鎬舊址長安上。定國號為“周”的,還有唐朝太后武則天。武則天根據(jù)史書有“武氏出自姬姓”的記載,就以姬氏后裔自居,建立了武周。五代十國后漢權(quán)臣郭威也自稱是周朝虢叔后裔,建立了后周。很搞的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吳三桂也稱自己是周朝姬姓后裔,開啟“三藩之亂”,稱“大周昭武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
和吳三桂并列為中國古代兩大漢奸的另一奸石敬塘是沙陀人,比吳三桂低調(diào)一點,他在建立后晉朝時,只是亂認了西晉巨富石崇為祖宗。
和吳三桂、石敬塘這類野心家一樣,袁世凱在陰謀稱帝前,也拉了晚明名臣袁崇煥為祖宗,讓一個名叫張伯楨的人搗鼓出了一份項城袁氏為明末遼東督師袁崇煥后裔的材料,給袁崇煥上了一個“始祖原皇帝”的尊號。
我們再來看其他牛氣沖天的大神:
隋文帝楊堅稱自己的祖宗是漢太尉楊震、唐高祖李淵稱自己的祖宗為老子李耳、努爾哈赤拜稱自己的祖宗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順便提一句,大唐王朝也是堪與大漢王朝媲美的大統(tǒng)一王朝,后唐莊宗李存勖本為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南唐烈祖李昪本名徐知誥,均不姓李,卻都以繼承唐祚為己任,定國號為“唐”。草莽英雄李自成是貨真價實的李姓出身,卻棄李唐不取,反認黨項人李繼遷為祖,很是讓人奇怪。
比較讓人敬仰的是,在這亂認祖宗成風(fēng)的情況下,明太祖朱元璋比較磊落。
呂苾《明朝小史》記,朱元璋曾與儒臣議修皇族玉牒(家譜),有人討好地提出可以尊朱熹為祖。其實,朱元璋雖不是朱熹的后代,但他的句容朱氏確實與朱熹的婺源朱氏有血緣關(guān)系。不過,朱元璋大約是覺得自己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佃農(nóng),難與婺源朱家攀上關(guān)系,就拒絕了儒臣們的建議。
朱元璋本人從來就不怕別人笑話自己出身低,開口動筆,左一句“朕本淮右布衣”,右一句“江左布衣”,甚至以“匹夫”自稱,把陳勝在大澤鄉(xiāng)喊出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氣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名士自風(fēng)流。
從這一點上說,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真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