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趣味成語故事 “十惡不赦”哪一個是首惡?

        2017-03-02 16:00: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人們在形容一個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時經(jīng)常使用"十惡不赦"這個成語,“十惡”到底是做了什么樣的事情才能被不赦免? 其實,在現(xiàn)代漢語中,

        人們在形容一個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時經(jīng)常使用"十惡不赦"這個成語,“十惡”到底是做了什么樣的事情才能被不赦免?

        其實,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成語"十惡不赦"中的"十惡"并非實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國古代的刑罰律令中,"十惡不赦"中的"十惡"卻是實有所指的。

        "十惡",最初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yè),故又稱"十惡業(yè)道"。"十惡"作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現(xiàn)在《齊律》(由北齊尚書令、趙郡王等撰寫)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齊律》曰:"列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nèi)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八議制度也是《齊律》首創(chuàng)的被后世廣泛借鑒的律令之一,是專門為封建特權(quán)人物犯罪減免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洱R律》明文規(guī)定:犯重罪十條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

        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重罪十條"把以上十條罪行稱為"十惡",并且規(guī)定絕不赦免,到了隋唐,經(jīng)過隋代《開皇律》與唐代《唐律疏議》對之的進一步的修訂,就正式形成了"十惡不赦"的罪名說法。它的主要內(nèi)容有:1、謀反;2、謀大逆;3、謀叛;4、惡逆;5、不道;6、大不敬;7、不孝;8、不睦;9、不義;10、內(nèi)亂。當然,如果僅僅只看這些簡單的名目你是沒什么感覺的,下面細細分析一下,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第一條,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

        第二條,謀大逆。指的是什么呢?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別以為這個也離我們遙遠,看看新聞,隨便在古跡上劃一道,謀大逆了吧!這里勸那些“到此一游”黨千萬別在上面的地方刻字,如果刻了,請想想仨字:謀大逆!

        第三條,謀叛。指背叛朝廷。第四條,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哎呀,古人真厲害,這個實在應該列入十惡,對比現(xiàn)在,此等惡行太多,隨手打開社會新聞,一抓一大把,哪個城市沒有?哪個村子沒有?哪個小區(qū)沒有?

        第五條,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第六條,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嚴。通常為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及誤犯食禁。第七條,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間結(jié)婚、作樂等。古人真是至孝,今人很少做到,不信想想周圍,是否很多不孝?

        十惡第七條,不孝

        第八條,不睦。即謀殺某些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前面都好接受,只是“控告丈夫”算什么?現(xiàn)代社會有多少女子犯了古代的十惡之罪?

        第九條,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不義居然不是兄弟間的背叛,居然是女子不哭女子改嫁是不義,且屬十惡,還不赦。那么,如果是莊子先去,其妻“方箕踞鼓盆而歌”,是不是要浸豬籠?

        十惡第九條,不義

        第十條,內(nèi)亂。親屬之間通奸或強奸等。這個罪應該是古代的皇帝犯的最多,不知道有幾個得到懲罰了。

        所謂十惡乃大惡,歷代列為不赦,不過以今人眼光看來,歷史上的“十惡不赦”有些確實是令人不可思議。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