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故事 慈禧太后過年趣聞
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晚清最著名的女人,可以稱得上是第一女人,她是如何過年的呢?
慈禧有極強(qiáng)的虛榮心,除了臣子要給她年禮,皇帝、皇后和宮妃們也不例外,但相比大臣送珍寶什么的,慈禧對家人、身邊人送的禮物,更看重親情的含量,所以多是些親手做的東西,比如鞋、手帕、圍脖、手袋之類。丫頭、太監(jiān)們,往往送一些糕餅點(diǎn)心之類的東西。
慈禧是大清朝的“老佛爺”,平時上下就是圍著她一個人轉(zhuǎn),順從她的旨意,過年了則更是。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慈禧要去敬神和祭祖。下午兩點(diǎn),要行“辭歲典禮”,在皇后的帶領(lǐng)下,宮妃、家人、侍從等依等級高下排列成行,一齊向太后叩頭。禮儀結(jié)束后,慈神要出點(diǎn)“血”,給每個人一只紅緞做成的繡金小錢袋,里面放著一些壓歲錢。
現(xiàn)在大年三十,大多數(shù)人家都會圍在電視機(jī)前,看CCTV的春節(jié)晚會“守歲”,過去沒有春節(jié)晚會,百姓之家就是打打牌,擲擲骰子,或是出去聽聽村戲、說書什么的。帝王家在這一夜內(nèi)容自然要豐富多了,還會有通宵的娛樂活動,相當(dāng)于“春節(jié)晚會”。但慈禧比較喜歡的活動是擲骰子,德齡回憶,“沒有一個人想上床睡覺。太后提議我們玩骰子,給每人賞一些錢,多的達(dá)二百兩。她讓我們用心點(diǎn),贏錢才好。我們當(dāng)然是極用心的,生怕贏了太后的錢?!钡鎵蛄?,慈禧“開心一刻”就到了,會把她自己贏的錢都放到地上,讓大家都來搶,以此取樂。于是宮女下人都一擁而上,拼命搶奪,讓慈禧開心。以后幾天,慈禧都會玩“撒錢”的游戲,有錢“搶”,大家也開心。
天快亮?xí)r已是大年初一了,撐了一夜的慈禧肯定累了,會回房休息。在她醒后,宮女會捧著幾盤代表平安的蘋果,幾盤代表長壽的青果,表示更新的蓮心,到慈禧的房間,討她的歡心。慈禧見了高興,也要對大家說幾句祝福的吉祥話。”這時候,大家都要站在旁邊,等她梳洗完畢,向她拜年。之后,大家才會給皇帝和皇后拜年。
據(jù)故宮專家向斯所著的《女人慈禧》一書介紹,慈禧最喜歡聽?wèi)?,而且最喜歡聽的是淫戲。為這,大太監(jiān)安德海特地在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絕倫的大戲樓,供慈禧看戲。還專門召集了一班梨園子弟,排演戲劇,尤其是在淫戲方面下大功夫,博慈禧一樂。有時候戲太下流,連陪聽的皇后(兒媳婦)都覺得坐不住。大年初一,戲自然是少不了的,根據(jù)慈禧的意思,會在宮內(nèi)的院子里臨時搭一個戲臺。慈禧一般坐在靠近客人和宮妃用的走廊附近,當(dāng)然包括皇帝皇后在內(nèi),家人、身邊人都要陪她看戲。
而在這一天,慈禧也會有百姓人家老奶奶的仁慈,一改平日的威嚴(yán)。德齡就感受過一回,她回憶,“朦朧中,我感到有個東西掉到了我嘴里,就猛地醒了過來。睜眼一看,原來是一片糖,我馬上就吃掉了。走到太后身邊,太后問我糖好吃不好吃,又讓我不要睡,多玩上一會兒。太后這么高興的樣子,我還從沒見過呢。她開起玩笑來,簡直就像個孩子,讓人沒法相信這就是以前那個令人敬畏的太后?!?/p>
一直到傍晚時分,初一大戲才差不多唱完。這時,慈禧會即興表演,超級票友的她讓太監(jiān)們奏樂,親唱幾首小曲過把戲癮,宮女們也跟著她唱了起來。正在興頭的慈禧又命太監(jiān)唱,票友太監(jiān)自然唱得很專業(yè),但難為了平時只知道“咂”的太監(jiān),根本就不會唱。但老佛爺?shù)脑捳l敢不從,只得扯開鴨嗓嚎上幾句。這么一來戲劇效果就出來了,不只慈禧笑了,大家都笑了,滿堂喝彩。
看來,不論是普通的百姓之家,還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家,過年圖的就是一個字,“樂”。而慈禧,除了一個“樂”,還借機(jī)積攢到了大量的陪葬品。
春節(jié),是天下華人同慶的日子。少年時代在蘇北鄉(xiāng)下度過。記得從祭灶日開始,家里就有很濃年味了。這天晚上,灶王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在人間一年的情況,直到大年三十才回來。那晚,我們(男孩子)要跟父親學(xué),跪在鍋灶前祈禱,讓灶王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而,父親嘴里念叨的,每年都一樣:“好話多說,壞話少說”。到年前幾天,再忙也要帶我們?nèi)ハ磦€澡,理個發(fā),父親的口頭語是“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再窮在正月里也要“面貌”一新。而且,在正月里不能剃頭,除非舅舅不在了。
最開心的自然是發(fā)壓歲錢的時刻。就是手頭再拮據(jù),父親在新年里也會給幾毛壓歲錢,讓孩子們樂一下。但初一這一天里,相應(yīng)的講究亦多,要小心翼翼。如不能講不吉利的話,連污水也不能隨便倒掉,要聚集起來,說是會把財氣潑出去;地上再臟也不能掃,避免把財氣掃出去。最有意思的是,早上吃餃子時不能說是餃子,而要說是“元寶”,討個吉利。
老百姓過年有講究,過去,帝王家過年規(guī)矩更多。比如慈禧過年,除了一般的禁忌之外,大家還得給她送年禮。
曾在宮里服侍過慈禧太后的德齡公主(1886-1944),在隨丈夫定居美國后,用英文寫成了回憶錄《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Two years inthe forbidden city》),用專章講了宮里過年的情況,對晚清“第一女人”慈禧過年的細(xì)節(jié)有頗為詳細(xì)的記錄。
大年三十前一星期,慈禧就開始“放假”了,不再處理國事。國印封置,直到來年再拿出來用。從德齡的回憶中可以看出,貴為天尊、過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的慈禧,過年時會如普通家庭主婦那般,要親自動一動手,做糕餅就是一項。糕餅備新年祭祀用的,慈禧顯得很虔誠,“第一塊糕餅要由太后親自來做。當(dāng)太后說要開始做餅時,大家都跟她走進(jìn)一間專為做餅而設(shè)的房里。餅是將面粉、糖和酵母混合起來,揉成面團(tuán),然后再上鍋蒸,它就馬上跟面包一樣發(fā)起來。誰做的餅發(fā)得最厚,誰就被認(rèn)為是神最喜歡的,運(yùn)氣一定最好。太后做的餅發(fā)得最高,我們都向她祝賀,她自己也很高興。后來她又命我們每人都做一個,結(jié)果我們做的都不如太后的好?!贝褥媸亲鲎詈茫坎皇?,是宮妃、侍女有意做不好,討慈禧高興的。
百姓人家的“祭灶”,宮里也要過。而且慈禧很看重,偶爾還會和下人說個笑話,“糖果預(yù)備好后,我們立刻將這些東西擺在專為敬灶神而設(shè)的桌子上。太后扭身對大廚說:‘當(dāng)心,灶神就要到天上報告一年中你偷了多少東西,馬上就要降罰于你的’。”
過年貼“?!弊质前傩杖思冶夭豢缮俚膬?nèi)容,慈禧也挺當(dāng)回事情的。慈禧還有一大愛好,喜歡寫“?!弊炙徒o大臣幕僚,這或許也是她籠絡(luò)人心的一種手段。祭灶后第二天一大早,慈禧便會來到大殿,其時大張的紅黃綠各色紙早已預(yù)備好放在案上,她拿起一支大筆,在紙上書寫“壽”“福”字。一“福”值千金,能得到慈禧親手寫的字,自然是一份莫大的榮耀。但這些字卻不一定全是慈禧手寫的,德齡回憶,“寫累了,就讓宮妃或文書代寫?!?/p>
慈禧很喜歡過年,除了熱鬧外,還可收到很多貴重的年禮,這些后來都成了她的陪葬品。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掘開慈禧的清東陵,盜得了大量的珍寶,極受慈禧青睞的大太監(jiān)李蓮英嗣長子李成武,在其《愛月軒筆記》對這些陪葬珍寶有詳盡的記述,對陪葬品的數(shù)量和價值都有說明,據(jù)說光是置放在慈禧腳兩邊的翡翠西瓜,就值白銀二百二十萬兩。這么多的珍寶不少來是她過壽和過年節(jié)時收受的禮物。
慈禧對送她的年禮很在乎,會一件件看,喜歡的就留下來用,不用的就鎖進(jìn)庫內(nèi),也許再不去看上一眼了。這些禮物包括細(xì)小的用品、珠寶、綢緞,甚至還有衣服,應(yīng)有盡有。慈禧28歲與慈安一齊“垂簾聽政”,至她74歲死去,執(zhí)掌大清江山長達(dá)半個世紀(jì),每年過年要收到多少禮物?有時一年就能收到滿滿幾個房間。因為禮物太多,慈禧設(shè)有專門收藏間,這就是“鎖在庫內(nèi)”一說的由來,德齡就管過這個“倉庫”。慈禧地宮中陪葬品價值白銀億兩,有不少人對此一直感到疑惑,哪來那么多珍寶?看到這應(yīng)該明白一點(diǎn)了吧。
慈禧很在乎年禮,臣子則把送年禮看作是巴結(jié)晚清“第一女人”、引起她青睞的絕佳機(jī)會。袁世凱做直隸總督時送給慈禧的年禮是一件十分奢華的黃緞袍,這件事外人很少知道。怎樣的奢華?上面用各種顏色的鉆石、珍珠鑲成一朵牡丹花,葉子是綠寶石的。慈禧一眼就看中了袁世凱送的禮物,喜歡得不得了。德齡透露,新年第一天,慈禧就穿到了身上,但因為鑲滿了寶石,太重了,穿起來可能不是太舒服,后來就收藏了起來。有一次,慈禧要接見一位外交官,德齡勸她穿上這件衣服,慈禧沒有采納,可能就是太重的原因。實際上,袁世凱可能根本就未把這年禮當(dāng)件衣服送啊,不過是把珠寶鑲到衣服上,比直接送珠寶更巧妙而已,慈禧竟然還真穿了一天,真有她的。這件“寶衣”后來也應(yīng)該進(jìn)了慈禧的地宮,陪葬了。
袁世凱是個很會送禮的人,他審時度勢,拍馬有方,有的官員卻忽視了這一點(diǎn),禮雖重卻不稱慈禧的意。比如,慈禧如果有了,再送類似的,她就不會覺得稀罕。德齡姐妹倆與母親送一些他們從法國帶來的鏡子、香水及各式化妝品,這些都是當(dāng)年國內(nèi)看不到的稀罕物,慈禧十分高興。而就在同一年春節(jié),知道慈禧喜愛珍珠的兩廣總督與袁世凱一樣,也送了份極為貴重的禮物,是四袋上好的珍珠,每袋至少有千粒,大小一樣,式樣相同。德齡透露,慈禧已有許多珍珠,對這個禮物沒太在意,只說了一句“還好!”可見過年送禮也不能隨便送的,得動腦筋,得注意受禮對象的喜好,否則花了大錢可能還不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