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美女怎么洗澡?看后渾身發(fā)熱
雖然,古代民間并不看重洗澡,大概一是用水困難,二是缺少清潔觀念。但是古代文人們卻很重視洗澡,并把自己洗澡的過程記錄下來。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有詩曰:“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馀”。明代著名文人解縉也曾有“千年老樹當(dāng)衣架,萬里長江作浴盆”的名聯(lián)傳世。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灌垢泉八戒忘形”,便詳細(xì)描寫了七個蜘蛛成精的美女脫光衣服在灌垢泉洗澡的場景。
然而,縱觀中國美女沐浴的歷史,最令人驚心動魄的沐浴有三大場景。
第一大場景:最浪漫的沐浴
最浪漫的沐浴應(yīng)首推四大美人之一的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huán)的沐浴場景。白居易不僅喜歡記錄自己的洗澡過程,而且更善于描寫美人楊玉環(huán)沐浴的場景:“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p>
華清池中的貴妃池,因供楊貴妃沐浴而得此雅稱。池內(nèi)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俗稱海棠湯。這是唐玄宗賜給楊貴妃的愛情禮物。據(jù)《明皇雜錄》上記載,池中水口裝有蓮花噴水頭,加上池內(nèi)栩栩如生的魚龍花鳥雕,御湯的設(shè)計建造十分講究。
湯池是上下兩層臺式結(jié)構(gòu)的,池中有專供楊貴妃沐浴用的長條石,上刻有“楊”字。池中間還有一進(jìn)水口,出土?xí)r有一漢白玉雕刻的底座,底座上接蓮花噴頭,下接陶水管與總水源相通,溫泉水從蓮花噴頭四散噴出,水霧四起,飛珠走玉,楊貴妃玉軟香溫的嬌體如置云霧之中。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辈浑y想象,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描寫得何等傳神!
楊玉環(huán)有羞花閉月之貌,“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盎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竟迷得入宮的第二天早晨,唐玄宗在寢宮“飛霜殿”就和她睡得很晚才起來,而且從此再不一早起來處理朝政。
楊玉環(huán)之美因華清溫泉水滑洗去凝脂更嫵媚,更迷人,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風(fēng)流愛情也自春寒賜浴拉開了序幕,而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而達(dá)到極盛。
第二大場景:最奢華的沐浴
如果說楊貴妃的沐浴是史上最浪漫的沐浴的話,那么史上最豪華的沐浴當(dāng)推清代慈禧太后的沐浴了。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中,就記載的慈禧洗澡的全過程。其豪華程度,雖讓人艷慕,更令人咂舌。
在北京小湯山有慈禧太后的一個浴池,據(jù)測量,長四點五五米,寬二點九米,深一點四米。池壁是由經(jīng)過加工的十塊巨大的石頭壓縫交口鑲拼而成的。一個蓄水池與之相鄰。洗浴時,溫泉水從石縫中涌入蓄水池,將滿時把南壁上的一個閘門打開,水穿過暗槽流入浴池。這個浴池設(shè)計可謂別致精巧,不愧溫泉池之冠。尤其是慈禧洗澡時,更顯出這種氣派。
慈禧是坐在一條很寬的四條腿的矮椅子上洗澡的,椅子的每條腿上都攀著龍。為慈禧盛洗澡水的是兩個斗形的三尺來長的木胎鑲銀盤,一個洗上身,一個洗下身,絕不混用。光洗澡用的毛巾就要備一百條,每條毛巾都繡有黃絲線金龍,一疊是一種姿勢:有翹首的,有回頭望月的,有戲珠的,有噴水的。澡盆里的水要永保干凈,把毛巾浸透后,撈出來就再也不許回盆里蘸水了,毛巾是用完一條扔一條,洗完上身雖用數(shù)十條毛巾,而水依然清澈。澡盆里的水隨時舀出一些又隨時添入,始終保持一定的溫度。
為慈禧洗澡的四個宮女,手法迅疾,有序無聲。先輕緩地、反復(fù)地給慈禧擦胸、背、兩腋、雙臂,以使毛孔張開,身體輕松。擦完香皂后,再用濕毛巾擦凈身上的皂沫,以免皮膚發(fā)燥。然后用潔白純絲棉,沾香水均勻而輕細(xì)地拍在身上、乳房上、骨頭縫、脊梁溝處,這些地方容易積皂沫,容易讓皮膚發(fā)癢,需格外注意。最后重新舀水洗臉,浸手。與其說洗不如說熨,特別是在慈禧的額頭、兩頰熱敷,這樣據(jù)說能夠把抬頭紋的痕跡化開。
第三大場景:最誘人的沐浴
最誘人的沐浴發(fā)生在西漢成帝時期,這次上演美人沐浴大戲的女主角是趙合德,而男主角就是漢成帝劉驁。
“環(huán)肥燕瘦”是人所皆知的一個典故,“環(huán)肥”指的是胖美人楊玉環(huán),而“燕瘦”便指的是趙飛燕。趙飛燕和她的孿生妹妹趙合德生在江南水鄉(xiāng)姑蘇。趙飛燕窈窕秀美,憑欄臨風(fēng),有翩然欲飛之態(tài),鄰里多以“飛燕”譽(yù)之。久而久之,人們漸漸忘記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趙飛燕。她妹妹趙合德風(fēng)姿迥異,生得體態(tài)豐腴,玉肌滑膚,美艷嫵媚與趙飛燕不相上下。而后來她們相繼都成為了漢成帝劉驁的寵妃。
趙合德雖然比不上飛燕會來事兒,但是她豐滿的身軀,狀若含苞待放的蓓蕾,酷似粉裝玉琢,著體便酥,恰好是對漢成帝的另外一種強(qiáng)烈的心理補(bǔ)償。在與趙飛燕日日夜夜纏綿得昏天黑地時,情不自禁地就會想到趙合德,總覺他心中的遺憾只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充分的滿足。還是在趙合德與漢成帝度過第一個不眠之夜后,漢成帝就在歡暢無比,欲仙欲死中,把趙合德叫做“溫柔鄉(xiāng)”。說,“我當(dāng)終老是鄉(xiāng),不愿效武帝之求白云鄉(xiāng)了。”這話有如讖語,后來果然應(yīng)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