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入葬之前 干了幾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大家都知道慈禧是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慈禧統(tǒng)治的年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時間。慈禧于1908年在儀鸞殿去世,結(jié)束了她禍國殃民的一生。
如果是普通人去世,其實并什么復雜的流程,但慈禧可大有不同。咱們先不提這個治喪出殯,極其奢侈的喪禮過程,光是是修陵、抬棺時必須要辦的三件“異”事,就能感受到慈禧對民間勞動力的濫用和對民脂民膏的收刮是多么的夸張。從這幾件小事也能感受得到大清滅亡的原因。
第一件事是馬拉火車,大家都知道兩次工業(yè)革命帶來了很多科技的變革,也大大地提高了人類生產(chǎn)的勞動力,不過清朝由于落后,對這種新興事物接受的很慢。不過當時是蒸汽機車,開起來有轟隆隆的響聲。
當時慈禧的太后是在東陵,不過為了不影響慈禧在陵內(nèi)安眠,當時很多的大臣都上本朝廷,提出這個禁止蒸汽機車在東陵附近運行,在距東陵兩里路的路上,蒸汽機車全部熄火,改用牲畜拉動,離開東陵兩里路,才可以用蒸汽機車。其實修火車的目的無非是交通便利,運輸方便,對經(jīng)濟軍事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但為了一個陵墓,為了一個死去的人,竟然可以放棄國家利益,這簡直就是亂套。
還有一件事情是童子夯。
普陀峪的定東陵深有六丈,在挖出來墓址以后,在墓底還需要鋪設(shè)三合土(河砂、黃土加糯米汁),然后打夯,目的就是變得更牢固結(jié)實。但是慈禧的要求是童子夯,就是要找2000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用腳踩滿地的三合土,為什么慈禧要用這種童子夯呢,原因就是小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用他們可以不讓陵墓沾染一絲邪氣。
其實這只是慈禧一種天真的想法,因為像搬磚運瓦,砌墻挖土等工作都是小孩子干不好的,而那些成年的工匠,到底用不用心給慈禧修陵,這恐怕還是個未知數(shù)。再加上小孩子不懂事,如果進行責罰,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說,用童子夯,夯實三合土,就是一種作秀。
最后一件事是演杠十日。
大家都知道慈禧的棺槨是非常的豪華,用的是上好的金絲楠木,棺槨重達一噸。為了抬起這個棺槨,從州府緊急調(diào)來了7920人來作為抬棺材的杠夫。
這些杠夫被分成60班,采用輪班制。他們的工作就是將慈禧從京城抬到位于唐山的定東陵,但是這個抬棺槨卻有著極高的要求,就是千萬不能有顛簸。所以為了干好這個事情,這些杠夫,專門在德勝門外演練了10天。
演練的工程就是128名杠夫為一班,他們用這個和棺槨差不多重的木板來模擬這個場景,并且在木板上面放上一碗水,杠夫們要抬著木板走一圈,水絕對不能溢出來,這樣杠夫才算符合要求了。
這三件事情其實可以反映出一個清政府的常態(tài),就是清政府一直在打腫臉,充胖子。只顧得自己表面光鮮,卻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朝廷不下臺,那就真正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