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瓦爾人奇葩的婚禮 女孩幼年要嫁給堅果
生活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河谷中的尼瓦爾人,至今保持著一項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紀錄——部族中從來沒有寡婦。
為了擁有忠貞不二的愛情和永不中斷的婚姻,尼瓦爾女人在幼年時,就會嫁給一顆名為“貝爾果”的堅果。在之后漫長的人生中,這顆堅果就是她們真正不離不棄的“丈夫”。而她們成年后與男人的結(jié)合,只被當(dāng)做是“短暫虛假的婚姻”,若她們想擺脫家庭,只要把貝爾果放在男人的枕邊,即可恢復(fù)自由。
另外,尼瓦爾人也是一個享受節(jié)慶的民族,他們一年中盛大的節(jié)日接踵不斷,整個民族仿佛隨時都沉浸在歡慶之中,而他們的每個節(jié)日幾乎都源自一個神話傳說,這讓尼瓦爾人的精神世界永遠和古老的天神在一起……
尼瓦爾女人在幼年時,就會嫁給一顆名為“貝爾果”的堅果在黑暗中蛻變成女人的尼瓦爾少女尼瓦爾族的女人,一生至少要結(jié)兩次婚。當(dāng)她們長到7~9歲左右,還未走出童年時,神圣的第一次婚姻就降臨了,這次婚姻被叫作“果實婚”,其婚禮儀式被稱為“益喜”。
有趣的是,這結(jié)發(fā)的“新郎”不是男人,而是一顆由女孩父母精心挑選出的“貝爾果”(當(dāng)?shù)刎悹枠浣Y(jié)出的果實,一種青綠色堅果)。
在尼瓦爾的習(xí)俗中,“果實婚”往往是集體婚禮,雖然只是嫁給一顆堅果,但“益喜”的儀式卻莊嚴隆重,毫不馬虎。
在儀式現(xiàn)場,家長及親朋歡聚一起,“待嫁”的女孩們穿上最鮮艷的紗麗,額頭中央點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為了表達對她們的祝福,鮮紅的朱砂甚至把小“新娘”的黑發(fā)都染紅了,也有些女孩在頭頂上系一張繪著太陽神的紙帕,意謂太陽神將注視著她完成婚禮。
梳妝完畢,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們要對著貝爾果和父母一一行禮,表示婚姻的成立。婚禮結(jié)束后,父母則要將“新郎”用一塊紅布裹好,女孩們也會將這位“新郎”珍藏在身邊,陪伴自己一生一世。
“益喜”之后,“果實婚”并未結(jié)束,女孩們還必須再完成一種“窯居”儀式。按照習(xí)俗,“窯居”儀式的舉行時間一般在女孩的月經(jīng)初潮時。
在儀式的第一天,女孩就會被親人關(guān)進一間沒有光線的屋子里(通常是選在樓上)。在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內(nèi),女孩要住滿11天,飲食只能由家中年長的女性遞進來。在這漫長的黑暗中,她們要獨自面對恐懼和寂寞,其間不得與生人見面,尤其不能被男子看見。
到了第12天,女孩必須在太陽升起之前醒來,先是沐浴,然后在身上涂抹油膏,再被蒙上雙眼,由家人牽引著走到樓頂?shù)钠脚_上,此時,朝陽的第一縷光芒恰好抵達平臺,女孩的遮眼布被解開,她們沐浴在陽光中,開始對太陽進行虔誠的禮拜。
根據(jù)尼瓦爾人的傳統(tǒng)觀念,這些從黑暗中走出的女子,已經(jīng)完成了一次神圣的凈化和蛻變之旅,此后,她們將以成年女子的身份,迎接人生中的第二次婚姻,這一次,男人終于可以走進她們的人生了。
但是,無論是嫁給“貝爾果”還是男人,尼瓦爾女人對婚姻都沒有太多的自主權(quán)?!霸倩椤币廊皇峭ㄟ^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定下的。在男女雙方家長定下婚約后,兩家就要實行“相親禮”,即由男方帶上10顆檳梆、一盒粉、兩套新衣作為見面禮送到女方家中。
“相親禮”儀式之后,男方家中便可以著手選擇吉日籌備婚禮了。尼瓦爾人的傳統(tǒng)婚禮,場面極為溫馨,過程大體分為幾個步驟:首先,要由新郎的弟弟(或朋友)帶上一隊人去迎接新娘。其次,新娘來到婆家門前時要舉行進門前的洗腳儀式,由婆婆為新娘洗腳,表示嫁過來的女人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同時婆婆還要贈送新娘一對銀腳環(huán),并親手為她戴上,表示男方對新婦的喜愛。之后,婆婆會把新房的鑰匙交給新娘,表示接納新婦之意,這時新娘才能正式踏進婆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