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妝容唐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
2017-02-28 17:12: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妝容,尤其是體現(xiàn)在女子身上。對于現(xiàn)代而言,各種妝容爭相斗艷。那么在古代,女子的妝容是怎樣的呢?
唐代女子畫眉唐代
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妝容,尤其是體現(xiàn)在女子身上。對于現(xiàn)代而言,各種妝容爭相斗艷。那么在古代,女子的妝容是怎樣的呢?
唐代女子畫眉唐代女子盛行畫眉。初唐時期,流行寬而闊的蛾眉;到了唐玄宗時期,則流行細長的眉毛,稱為“細眉”或“柳眉”,白居易在《上陽白發(fā)人》中有“青黛點眉眉細長”之句,在《長恨歌》中還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而倒八字形的短眉是在中晚唐時期才出現(xiàn)。
據(jù)史料記載,在唐玄宗時期,女子的眉毛可謂“多姿多彩”,如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等。
唐代女子化妝“七步走”
唐代女子化妝有以下七個步驟:敷鉛粉、抹胭脂、涂額黃、畫眉、點口脂、畫面靨、貼花鈿
發(fā)髻越高身份越尊貴
除了面飾,頭飾也是唐代女子妝容的重要部分。侯振兵告訴記者,唐代女子的發(fā)式分為髻、鬟、鬢三種。
其中,髻一般用于成年和已婚女子。初唐時,發(fā)髻一般都纏得比較緊,立在頭頂上。唐玄宗以后,發(fā)髻的高度成了婦女身份的象征。發(fā)髻盤得越高,表示地位越尊貴。詩人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鬟,一般是未出嫁的女子梳的發(fā)型。左書僑說:“《武媚娘傳奇》中,媚娘初進宮時梳的就是鬟?!焙钫癖榻B,鬟分為雙鬟、三鬟、掃鬧鬟等。
鬢,有點像男子的鬢角。唐代女子的鬢,最初是直的,中晚唐后就有彎、圓等形狀。此外,在唐代,梳子、釵、簪等都作為頭飾,插在發(fā)間裝飾發(f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