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太任性 揭中國史上四大著名“錯字”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漢字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其中讓人最為頭疼的要屬文言文。其中的通假字,多音字讓人很難記憶。面對這些復(fù)雜的字體,古人也有寫錯字的情況,那他們是怎樣處理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1、天下第一錯字——“避”
康熙親筆御書的“避暑山莊”四個字現(xiàn)在還掛在承德避暑山莊,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大家都看出來了,卻沒人敢說,因為皇帝是金口玉言,寫錯了也是對的。這就造就了天下第一錯字“避”。
2、最令人叫絕的錯字——“富”
山東曲阜孔府,可以說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進(jìn)大門便能看到特別明顯的錯字??赘箝T兩側(cè)有一副對聯(lián)是這樣寫的:“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聯(lián)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變成了禿寶蓋。
而下聯(lián)中,“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弄出這笑話?其實這不是笑話,而是最有文化的錯別字之一?!案弧辈怀鲱^,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字,一下子就體現(xiàn)了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
3、最有說法的錯字——“魚”
這個也是康熙題的字?!盎ǜ塾^魚”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塊“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的御筆。碑上的繁體“魚”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少了一點。原來這里有一個傳說,康熙不是不會寫這個字,而是“有意錯”。
原來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魚”字下面有四個點不好,因為在舊時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上烤,還能活嗎?這是殺生啊,于是有意少寫了一點。
4、最具哲理的錯字——“流”
在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fēng)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jù)說是劉坤一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帮L(fēng)流宛在”這四字中有兩個錯字:“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一點。
原來,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fēng)流太守”,在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劉坤一把“風(fēng)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fēng)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
原來寫錯字也是一門藝術(shù),其中往往蘊含著一些哲理。當(dāng)然這只是幾個著名的錯字,在歷史中其它的錯字也不在少數(shù)。小編不禁在想,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會不會就是古人寫錯而來不及改的字呢。當(dāng)然具體原因,我們無從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