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最偷懶的人是沙僧?
一個師徒五人取經(jīng)的故事轟動了幾百年,其中神鬼故事,妖怪傳說更是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在這四個徒弟之中,大家都覺得豬八戒最會偷懶,還經(jīng)常把散伙掛在嘴邊??墒切【幋_認為《西游記》中最偷懶的人其實是沙僧。
一路打怪升級,師徒五人最后終于見到大boss,收獲了自己想要的榮譽和地位。雖然結(jié)局很圓滿,但是在取經(jīng)途中卻生出很多事端,四個徒弟也并非團結(jié)一致,而是各懷鬼胎。
在四個徒弟中,八戒一直是懶惰的代表,受到了取經(jīng)隊伍其他人的不公正言語對待??墒前私湫睦锸俏模蜓值臅r候我也出力了,師傅被妖怪抓走時我也著急。可能就是因為總是抱怨,結(jié)果就落得貪吃懶惰的標簽。
可是我們拋開這些表象的東西,深挖每個人物的行為和語言,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四個徒弟中最會偷懶的是沙僧。而且沙僧還是骨灰級的偷懶選手,沒怎么出力最后也獲得了勝利的果實。小編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為八戒兄平凡,順便學習一下沙僧高明的偷懶技巧。
沙僧是用了哪幾招既偷懶,又贏得了大家的好印象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沙僧的做人智慧。
木訥性格下的小精明
沙僧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忠厚老實,任勞任怨,整天挑著擔子跟在取經(jīng)隊伍的后面。不抱怨的好性格深得領(lǐng)導和同事的喜愛,不得不說我也差點被這忠厚的外表給欺騙了。可是你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沙僧雖然不會像悟空一樣做事毛手毛腳,總?cè)堑湺?;也不會像八戒一樣吃的最多,抱怨的也最多。但是整個取經(jīng)過程中沙僧好像什么事都沒做,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嘛!
他唯一的技能就是在師傅被抓走時說兩句話。第一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第二句:二師兄,師傅和大師兄被妖怪抓走了。但是沙僧是精明的,在和妖怪打斗的過程中,也會象征性的打斗幾回合,然后裝作受傷敗下陣來。
這種人畜無害的性格,偶爾在賣個萌裝個無辜,沙僧同志在職場中混的風生水起,以至于人們都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沙僧在取經(jīng)途中一直偷懶,根本就沒有太大的貢獻。木訥性格只是偽裝,面具下的小精明才是沙僧的真實面目。
實力的隱瞞
說起師徒五人的實力,大家通常會認為孫悟空第一,八戒第二,沙僧自然排到了第三??墒巧成娴挠心敲慈鯁幔课覀儾灰松成纳矸?,他曾經(jīng)是玉帝身邊的卷簾大將,這是玉帝貼身保鏢的職位,武功怎么會差呢。那為什么沙僧給人一副實力不濟的感覺呢?因為沙僧隱藏的太好??湛跓o憑,我們來舉個例子。
在書中第二十二回: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結(jié)果遇到了沙僧。在不知敵友的情況下,沙僧和豬八戒先斗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又斗了兩個時辰(四小時,即半天),不分勝敗。這說明沙僧和豬八戒的本事是差不多的。而豬八戒比孫悟空也差不了多遠,所以說沙僧是有實力的??墒窃诿看斡龅窖謺r,沙僧總是躲在后面,借口看行李,避免與妖怪爭斗。
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每次化緣的時候沙僧在看行李,打妖怪的時候沙僧留在師傅身邊借口保護師傅(這種保護是無用的,師傅依然每次都被妖怪抓走)。臟活累活都是悟空和八戒做了,沙僧得了便宜賣了乖,還留下了好印象。
為什么說沙僧是骨灰級偷懶選手呢?我們看看什么都沒做的沙僧在領(lǐng)導和同事眼中有怎樣的印象。
從孫悟空的角度看:經(jīng)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豬八戒的角度看:經(jīng)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唐僧的角度看:沙僧是個好人,唐僧從來就沒批評過他。
總之這段取經(jīng)路程在他眼中更像是搭伴來了個環(huán)球旅游,一路上不僅有人陪聊天,有人管飯,最重要的是最后還有獎勵。所以小編說沙僧是《西游記》中最偷懶的人,著實一點冤枉的成分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