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竟是為了長生不老藥?
鄭和是中國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以及外交官,而且鄭和還是一個宦官。他的原名叫做馬和,小名叫做三寶,太監(jiān)一般都有一個好稱呼的小名,他是云南昆陽人。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應(yīng)該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摹?/p>
鄭和在洪武十三年時被明副軍統(tǒng)領(lǐng)擄走到南京,被閹割成太監(jiān)后進入燕王朱棣的燕王府,那一年他才十歲,雖然年少時遭遇這樣殘忍的事情,但是鄭和一直堅強努力的生活并且積極向上。在靖難之變中,鄭和為燕王朱棣立下了戰(zhàn)功。鄭這個姓也是明成祖朱棣在南京賜予鄭和的,以紀念鄭和立下的戰(zhàn)功,并且升鄭和為內(nèi)宮監(jiān)太監(jiān)。鄭和與普通的太監(jiān)不一樣,他非常的有智謀而且精通軍事知兵習戰(zhàn),明成祖朱棣非常的信任他。
1405至1433這幾十年間,鄭和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壯舉,這也是當時人類歷史上非常偉大的舉動。鄭和下西洋給天朝以及后世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宣德六年的時候鄭和被御封為三寶太監(jiān)。鄭和七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是達標國家與沿途的各個國家打交道,這有利于穩(wěn)定東南亞的國際秩序推行天朝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也讓倭寇看見了天朝的實力不敢輕易來犯,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在世界文明史上來說也將民間貿(mào)易發(fā)展起來有利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且開闊了航海路線。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朝永樂年間,國力強盛,北方蒙古的勢力已經(jīng)被驅(qū)逐到了長城以外,國家政權(quán)已經(jīng)相當穩(wěn)固了。這個時候朱棣開始需要尋求一種方式來彰顯自己國家的強盛,大概朱棣是想成為天下的“貢主”,希望海外的國家都能來到明朝朝貢。于是朱棣就派鄭和出國,去召來各國向明朝進貢。
所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向海外的國家展現(xiàn)明朝的實力,同時朱棣也想用這種方式來緩和國內(nèi)一些人對于他這種武裝獲取政權(quán)方式的不滿。所以就有了鄭和率領(lǐng)著龐大的船隊出使海外。鄭和的船隊既不是一般的外交團,也不是商船,是一種兼有外貿(mào)和外交雙重意義的船隊。
鄭和到了一個新的國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傳明朝皇帝的詔書,向各國宣告,明朝皇帝是上邦大國的君主,是奉上天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的夷邦都要聽名皇帝的安排。朱棣的目的就是要和這些國家建立起藩屬國的關(guān)系,如果他們前來進貢,就會與他們禮尚往來。
但是很多人對朱棣命令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還有更深的看法,鄭和取得政權(quán)之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當時就有傳聞朱允炆是逃到了國外。所以朱棣命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就是到國外尋找消失了的建文帝。建文帝是朱棣最大的隱患,所以不惜花費重金造船隊出使海外。也有說法是,朱棣可能是要鄭和去海外尋長生不老的丹藥,但這些也都是猜測罷了。
鄭和下西洋時間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樂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的時候,朱棣命鄭和帶領(lǐng)士兵兩萬八千多人。鄭和的船隊有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浩浩湯湯一隊人行船出使海外。鄭和從福建的五虎門出發(fā),十一個月之后,鄭和一行人在爪哇國的三寶壟登陸。
當時爪洼國正在內(nèi)戰(zhàn),還誤殺了鄭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還賠了六萬兩的黃金。之后鄭和又到了蘇門答臘、滿剌加、錫蘭等國家。公元1407年,鄭和回國,但是十幾天之后鄭和又再一次下西洋了,這一次鄭和除了之前到的這些國家之外,還到了暹羅等國家。公元1409年的時候,鄭和再次回國并且又再次出發(fā),這次鄭和到訪了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在這次的出海中還迎回了釋迦牟尼的佛牙,相傳釋迦摩尼火化之后只有牙齒毫無破損,這個就是佛牙舍利了。
之后鄭和又數(shù)次下西洋,分別在公元1413年、公元1417年和公元1421年,三次下西洋。到了第三次的時候,永樂皇帝已經(jīng)死了,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他以國庫空虛為由,暫停了航海的活動,這一停就停了十年。
到了公元1431年的時候,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從龍江關(guān),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帶出發(fā)。但是在返航的時候,鄭和因為過度勞累而病死在了印度西海岸,這一年是公元1433年。所以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從1405年算起,到1433年鄭和死的時候結(jié)束,一共是二十八年的時間。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是由由馬驍執(zhí)導(dǎo),羅嘉良、唐國強、杜雨露、于小慧及杜劍領(lǐng)銜主演的一部古裝歷史劇,它是由中央電視塔出品的大型制作史劇。2006年時在中央八套播映,一共有59集,每集的時長45分鐘左右。
《鄭和下西洋》這部電視劇主要播放的就是在靖難之役之后朱棣登上了帝位,他為了國家能夠迅速的繁榮富強并且向各地展示天國之威便派遣鄭和七下西洋。為了促進各國的友誼與貿(mào)易但實質(zhì)卻是在弘揚天國之威。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并不順利,首先是遭到了部分官員的強烈反對,然后又在海上遇到了海盜攻擊等各種災(zāi)難,可謂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仿佛像是唐僧的西天取經(jīng)要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一樣。鄭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他非常想越過風暴角去尋找大西洋和歐洲陸地。于是他便不顧朝廷官員的嚴厲阻止,率領(lǐng)船隊試圖穿越大西洋。有時候天就不遂人愿,在前幾次的航行中鄭和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不是非常的理想了,但是他心中對于未知的大陸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不顧身體硬是要穿越風暴角。
但是在距離好望角咫尺之遠的時候鄭和被命令回國,這個時候的鄭和已經(jīng)快要油枯燈盡了,終于鄭和沒能撐住,在回國的航程中病逝。鄭和的心愿始終沒能實現(xiàn),但是鄭和對中國航海史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鄭和的愿望總有后輩幫他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