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的原型究竟是誰 難道是范仲淹?
長江中游,瀕臨三峽的酆都小城,背山面江,據(jù)說是閻羅王地府所在地。在那里,從唐宋伊始,陸續(xù)建起了“玉皇殿”、“閻王殿”、“陰陽界”等大大小小48座廟宇等系列工程,這就是人們談而色變的“鬼城”了。民間通常就把它的總頭子呼之為閻羅王。
這位閻羅王,據(jù)說他“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diào)此殿”。
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諸家閻羅王之說。一是隋將韓擒虎。二是北宋名相寇準。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四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五是南宋江丞相。
一個閻羅王職位,傳說卻有五家輪回,而是很緊湊。閻羅王的原型至今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在中國神話體系中,閻羅王是掌管地獄的,凡人甚至神仙死了,都要聽從他的指揮,是整個神話系統(tǒng)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之一。
那么,究竟閻羅王的原型是誰呢?
一是隋將韓擒虎。
韓擒虎是隋初大將,據(jù)稱他在13歲時打過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統(tǒng)一中國的滅南陳戰(zhàn)爭中,首先渡江進入建業(yè)(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書》記述他病重臨死前夕,“其鄰母見擒(擒虎,唐人諱虎字,故省略”虎“字)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笥覇栐唬骸焙瓮跻病??答曰:“閻羅王’,擒子弟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斯亦足矣。‘因?qū)嫾?,?shù)日竟卒?!啊抖氖贰范嘀M鬼神,很少記有陰陽界故事,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記進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條傳說是頗見風行的。
所以在晚唐敦煌變文《韓擒虎話本》,更是維妙維肖描述了韓擒虎在滅陳后,五道將軍持天符請他出任陰司之主,韓應(yīng)允,請假三天。隋文帝楊堅并舉行了告別宴會。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緋衣人乘烏云前來迎接,自稱“原是天曹地府,來取大王”上任。于是,他辭別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陰間當閻羅王去了。顯然,仍是循《隋書》嬗變而來。
二是北宋名相寇準。
寇準以秉直見聞于民間。唯剛正者,常能令人長相思,這大概是他得以從諸多文武大臣行列間選拔的一個原因。傳說他的愛妾茜桃臨死前說:“吾向不言,恐泄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涌幢小品》)?!翱軠首?,有王克勤者,見公于曹州境上,向從者,曰:”閻羅處政?!?《翰苑名談》)可見他生前已知己要出任閻羅王,而死后果然當了閻羅王了的。大概在他生前已經(jīng)流傳此說,所以當時就有人在驛舍側(cè),掛起寇準圖像,上面寫有”今作閻羅王“字樣(《通俗編》)。
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
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聲好譽為民間稱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傳說他“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quán)”,“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為此官耶”。
四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
包拯死后出任閻王,在當時就有傳說?!八讉靼鼮殛幩鹃惲_王,其說在宋時已盛,《宋史。包拯傳》云: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范煙橋《茶煙歇》)。由此元明雜劇、平話多有包拯下陰司審案故事。石玉昆:《三俠五義》還出現(xiàn)包拯扮閻羅審郭槐“貍貓換太子”情事。我在兒時就常聽鄉(xiāng)間父老談包拯死后是閻羅王。包拯的剛正直言、執(zhí)法嚴峻,自然是人們理想意境的閻羅王最佳人選。東方傳說文化是講現(xiàn)世報的,陽世之冤,陰司必報,所以必須要有包拯做閻羅王,才能了結(jié)冤報也。
五是南宋江丞相。
江丞相即江萬里。為人剛直,因觸犯權(quán)奸賈似道,回鄉(xiāng),后來元兵攻陷江西都昌,他投水自殺。一個閻羅王職位,傳說卻有五家輪回,而是很緊湊,當然還不止這些。此中韓擒虎是武人,其他都是文質(zhì)彬彬的書生,是被捧為正直、剛毅的好官,可見閻羅王并非通常畫圖常見的那副猙獰兇相。
中國閻羅王不過是傳說“十殿閻羅”的第五殿,它們組成的整個地府建構(gòu)乃是參照人間官衙,所別致的乃是要十殿按序?qū)徟?,以防舞弊行私,這種層層審判,很有點集體決獄味。這種文化現(xiàn)象正是農(nóng)耕社會的思維定勢。世道無常,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們在現(xiàn)實世界里,是很難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意向如愿的。由此寄希望于閻王的正直、公正,由此就出現(xiàn)了各種文化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閻王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