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武大郎叫什么名字 武大郎女兒是誰
據(jù)說武大郎的真實姓名叫武植,是清河縣人,這個名字顯然不及武大郎叫的響亮,但是一看就是書香門第才會起的名字,所以由此看出,武大郎絕不會是在街上買燒餅的小商販,而是正經(jīng)人家出來的讀書人,不然也不會有這個書香氣息的名字。
在中國古代,父母為了表達(dá)對孩子的親昵喜愛,就將大兒子稱為大郎,二兒子稱為二郎,顯得親密,這種習(xí)俗在當(dāng)今的日本社會依然流行。顯然武大郎不是他的真名,他自幼父母雙亡,也許是街坊鄰居覺得“武大郎”這個稱呼叫的順口,于是便傳開了,后來隨著武大郎的出名,這名字就成為他的專門稱謂,以至于他的大名反而被人遺忘了。
這武大郎自幼喜愛讀書,一心想考取功名,而且長兄如父,他含辛茹苦將武松這個不是親生的弟弟拉扯大,實在令人敬佩。這武植成年之后娶了大家閨秀潘金蓮,又高中狀元,可謂是少年得志,春風(fēng)得意。尤其是他還家庭和睦,夫妻情深,夫人潘氏相夫教子,賢惠端莊。令人羨慕不已。
可是就在武大郎一帆風(fēng)順的時候,卻被同鄉(xiāng)惡意中傷,散播他們夫妻的謠言,后來還被寫進(jìn)了小說中,從此武大郎成為懦弱矮小,無能的賣燒餅的代名詞,夫人潘氏本來謹(jǐn)守婦道,不料卻成為水性楊花,毒殺親夫的惡毒婦人,讓人情何以堪。所幸武家后人不滿祖先被誣陷,硬是讓《水滸傳》作者的后人來到武植墓前道歉,這才沉冤得雪。
武大郎女兒是誰
在小說《金瓶梅》里面,丑陋的武大郎竟然有個漂亮的女兒,名叫迎兒,是武大郎與前妻所生的孩子,這迎兒從小就失去母親,與武大郎賣燒餅為生,也是可愛懂事的,父女兩相依為命,不過自從父親武大郎娶了潘金蓮這個年輕美貌的后媽后,就一門心思都撲在潘金蓮身上,對她的關(guān)愛少了,迎兒因此心里委屈,對武大郎有些怨言。
自從武大郎娶了潘金蓮,迎兒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先是父親的不重視,后來由于潘金蓮嫌棄武大郎沒本事,又不會憐香惜玉的,漸漸對武大郎有了怨言,夫妻兩的關(guān)系一落千丈,經(jīng)常吵架,可憐的迎兒就成為夫妻倆的出氣筒,尤其是潘金蓮,經(jīng)常趁著武大郎出門賣燒餅的時候打罵迎兒,迎兒也繼承了她父親武大郎的懦弱性格,對潘金蓮的所作所為不敢揭穿,只能忍受。
后來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上,給武大郎戴綠帽子,迎兒一清二楚,但是無計可施,她整天生活在冷漠的家庭環(huán)境中,性格木訥,膽小怕事。潘金蓮看準(zhǔn)了這一點,更加變本加厲,后來竟然嫌棄武大郎是她與西門慶的檔門石,竟然與西門慶一起用砒霜害死了迎兒的父親。父親死了,迎兒更加無依無靠,她那個打虎的叔叔也沒有回來,迎兒在潘金蓮的安排下認(rèn)西門慶為父??蓱z武大郎竟然沒有一個貼心的親人,他尸骨未寒,女兒便認(rèn)賊作父,實在是可悲之極。
水滸里武大郎圖片賞析
下圖是由著名喜劇演員潘長江老師扮演的武大郎賣燒餅的經(jīng)典形象,潘長江展現(xiàn)出精湛的演技,將古典小說中武大郎的形象搬上熒幕,讓觀眾能欣賞到經(jīng)典人物的魅力。
在這張圖片中,武大郎用他那矮小的身體擔(dān)著沉重的燒餅擔(dān)子,在大雪紛飛中,踉踉蹌蹌地走著,天氣寒冷,武大郎卻只穿著單薄的衣衫,而且天冷了,街上也沒幾個人,但是武大郎卻沒有回家,他還在賣力的叫賣著他的燒餅,希望能多掙幾個錢。這一刻,觀眾深刻體會到武大郎也是個普通男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把生活的重?fù)?dān)都扛在自己肩上的男人。雖然武大郎身材矮小,但是卻體會到他的艱辛,他的無奈,這一刻武大郎不再只是個笑話,倒有些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骨氣。
潘長江身材矮小,顏值也不算高,這點跟傳說中的武大郎有一些相似之處,更重要的是潘長江版的武大郎又能插科打諢,又能辛酸無奈,雖然他最后還是被潘金蓮陷害毒死了,但是這兩夫妻日常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潘長江扮演這樣一個悲劇人物,有些黑色幽默的成分,這個武大郎一出場觀眾就不由地笑了,然而隨著潘長江表演得心應(yīng)手,觀眾又是笑中有淚,潘長江盡量表現(xiàn)出武大郎辛酸的一面,他長相不好,身高不高,又只是個賣燒餅,每天起早貪黑只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所以后來他被潘金蓮喂毒藥的時候,觀眾們就會憤憤不平,可以說潘長江賦予了武大郎新的氣質(zhì)。
真實的武大郎是怎么樣的人
歷史上武大郎確有其人,而且也是清河縣人,并且還是皇帝欽點的清河縣令,但是真實的武大郎與小說中的形象相去甚遠(yuǎn),完全是兩個類型的人。
真實的武大郎不僅不是不滿五尺的侏儒,而且他還是身高一米七的大個子,并且相貌堂堂,聰明好學(xué),是個清白的讀書人,并且還一舉中了狀元,一時成為家族的榮耀,成為家鄉(xiāng)士子紛紛崇拜的對象。而且這個武大郎也是家鄉(xiāng)人愛戴他,才送給他的親昵的稱謂。武大郎自從被皇帝封為縣令后,勤勤懇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而且他雖然公務(wù)繁忙,卻仍然手不釋卷,刻苦讀書,因而學(xué)識淵博,在清河縣名聲很高,武家的后人至今仍然保留有武大郎的家譜,并且時代傳誦武大郎的故事。
而且潘金蓮也是有原型的,武大郎的確娶妻潘氏,但是這個潘氏不僅不像潘金蓮那樣風(fēng)流,給老公戴綠帽子,相反,潘氏是當(dāng)?shù)氐拇蠹议|秀,端莊賢惠,溫柔和善,她與武大郎是一對恩愛的伉儷夫妻,生活幸福美滿。據(jù)說這位潘氏很有個性,她在武大郎還沒有高中狀元,還只是一個窮秀才的時候就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嫁給了武大郎,果然武大郎也不負(fù)所望,當(dāng)上縣令。
不過因為武大郎夫妻生活過于美滿,所以招來不懷好意的同鄉(xiāng)的嫉妒,為了發(fā)泄不滿,竟然到處污蔑武大郎夫婦,將武大郎夫妻的形象編造的猥瑣不堪,而且還不幸寫進(jìn)了古典小說中,武大郎因此蒙冤幾百年。
歷史上武大郎是哪里人
根據(jù)小說《水滸傳》的描述,武大郎原來并不叫武大郎,眾所周知,武大郎肯定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中國古代父母一般將大兒子昵稱大朗,武大郎原本叫吳春來,后來隨母姓改姓武,名叫武植,大約是鄰居覺得武植這名字拗口,于是就根據(jù)他的排行稱呼他為武大郎,從此“武大郎”這一名號便傳開了,倒是比他的大名叫的響亮。
武大郎的來歷也是很清楚的,他原本是河北清河縣人,后來移居到山西陽谷縣,在紫河街上以賣燒餅或者說賣炊餅為生。武大郎自幼父母雙亡,與弟弟武松相依為命,就是靠著賣燒餅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把武松撫養(yǎng)成人,所以武松對武大郎這個哥哥的感情很深,雖然他力大過人,儀表堂堂,英武挺拔,而且還有在景陽岡打虎的功績,但是武松也從沒有嫌棄身高不滿五尺,貌不驚人,平凡的武大郎,兄弟二人相依為命,過著簡單清貧的日子。
不過這一局面被潘金蓮這個女人破壞了,潘金蓮年輕美貌,卻嫁給了相貌丑陋的武大郎,自然看不上他,雖然武大郎每天勤勤懇懇上街賣燒餅,養(yǎng)活一樣老小,不料潘金蓮卻在家不安分,先是勾引高大英俊的小叔子武松,武松不解風(fēng)情,可是潘金蓮還不收斂,竟然攀上西門慶這個富豪,給武大郎戴綠帽子,武大郎無能,只好忍氣吞聲,可是武松看不下去了,他一氣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嫂子潘金蓮,為武大郎報仇。
水滸武大郎生平簡介
武大郎,名武植,是河北清河縣人,自幼父母雙亡,同胞弟弟武二郎,名字是不是武松無從考證。武大郎與武二郎相依為命,兄弟兩都生的很高大挺拔,一表人才,尤其是武大郎,長得清秀,一副玉樹臨風(fēng)的樣子。武大郎從小就酷愛讀書,立志科考,而武二郎則喜愛舞刀弄槍的,兄弟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兄弟兩成年之后,武二郎外出謀生,武大郎留在家鄉(xiāng)繼續(xù)苦讀,有一天他聽說清河縣的土財主潘家要嫁女兒,這武大郎很早就對天生麗質(zhì),賢惠端莊的潘金蓮欽慕已久,無奈潘金蓮是大家閨秀,而自己不過是一介書生,不料這潘金蓮看到武大郎相貌堂堂,又很有志向,也是一見傾心,費武大郎不嫁,于是潘金蓮不顧父母反對,毅然嫁給了窮書生武大郎。夫妻二人齊力同心,恩愛無比,在潘金蓮的支持下,武大郎一舉高中狀元,光宗耀祖,又被皇帝欽點清河縣令,風(fēng)光無限,武大郎與潘金蓮成為一對讓人羨慕的好夫妻。
武大郎有一個同鄉(xiāng),屢次科舉不中,窮困潦倒,他看到武大郎做了縣令,于是就請求武大郎借錢幫助他,這武大郎夫婦對他好生招待,但就是不提借錢的事,弄得同鄉(xiāng)沒有面子,回家的路上趁機散布武大郎夫妻的謠言,將這對恩愛的夫妻說的是狼狽不堪,沒想到回家一看。武大郎已經(jīng)派人將他家房屋修好,這同鄉(xiāng)悔恨不已,可是大家以訛傳訛,武大郎夫妻的惡名已經(jīng)傳開了,再也沒辦法挽回了。